登陆注册
2854500000009

第9章 针灸基础理论(1)

经络总论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络是具有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作用的通道。

经脉——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经:有路径的含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

络脉——经脉别出的分支。络,有网络的意思,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其基本内容如下(表2-1)。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的总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又称之为“正经”。

1.十二经脉的命名脉的名称是古人根据阴阳消长所衍化的三阴三阳,结合经脉循行于上肢和下肢的特点,以及与脏腑相属的关系而确定的。三阴三阳主要是表示阴阳气的多少,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三阴三阳配合手足,成为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

2.十二经脉在体表分布的规律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凡属五脏的经脉称为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属六腑的经脉称为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躯干。

3.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主里、阳经属腑主表,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经脉这种相合关系,古人还结合五行学说来表述。

4.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十二经脉的走向遵循一定的规律,正如《灵枢·逆顺肥瘦》中记载:“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不仅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而且经脉与经脉之间的交接也有一定的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5.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循环往复,如环无端,但其流注顺序有一定的规律。经脉运行气血,而气血是通过中焦受纳、腐熟水谷、化生水谷精微而产生,所以将十二经脉循环的开端定为中焦。气血的运行,有赖于肺气的输送,才能流注十二经脉,濡养全身,因为肺具有朝百脉的生理功能,所以气血流注由手太阴肺经开始。由肺经逐经相传,形成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将气血周流全身,使人体不断地得到营养而维持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即别道奇行的经脉,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故称为奇经八脉。

“奇”有“异”之意,即指奇特、奇异,从而表明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的意思。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不同,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而与奇恒之腑联系密切;除任、督二脉外,均无自己所属的经穴,奇经八脉之间也不存在气血的循环流注,除带脉外,其余七条经脉均由下向上行;且奇经没有表里配合关系。

(三)十五络

十二经脉、督脉、任脉各有一别络,加上“脾之大络”,称为“十五别络”。它对更细小的络脉有统率作用,并加强相互表里阴阳两经的联系。

十五络脉作为络脉系统的主干,统属全身络脉,十五络脉逐级分支为较小的络脉、孙络、浮络等,从而使十二经脉气血由线状流行逐渐扩展为面状弥散,充分发挥营卫气血津液对周身的渗灌、濡养作用。

别络——经络直接分出的较大的络脉。

浮络——浮行于浅表部的络脉。

孙络——络脉最细小的分支,有通行营卫的作用。

(四)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分出的较大的分支,是十二正经“离、人、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循环于体腔深部,亦属经脉范围,它加强了十二经脉互为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并通达正经未循行的器官和形体部位,补充了正经的不足。

(五)十二经筋

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

经筋是十二正经经脉在肢体上分布的筋肉系统的总称,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相应经筋,而发挥联缀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六)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经络之气散布之所在。

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与十二经脉循行部位基本一致,因此它们都是按十二经脉命名的。

三、经络生理功能

经络是输送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调节体内组织功能活动的通路。其生理功能有以下三方面:

(一)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肢节

《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即明确地指出了这一功能。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机体的内外上下保持着协调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这种相互联系,有机配合主要是依据经络系统的联系沟通作用实现的。由于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纵横交错,人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了脏腑器官,奇经八脉沟通于十二经之间,经筋皮部联结了肢体筋肉皮肤,从而使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和肢体。

(二)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均需要气血的温养濡润,才能够发挥其正常作用。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依赖经络的传注,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如营气之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这就为五脏藏精,六腑传化的功能活动提供了物质条件。所以《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明确指出了经络具有运行气血,调节阴阳和濡养全身的作用。

(三)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外邪侵犯人体多由人体最表浅的部位始而渐及于里,即多从皮毛开始。《素问·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人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络抗御外邪的功能,主要依靠卫气来完成,卫气首先充实于络脉,具有温养肌腠、润泽皮肤、启闭汗孔的作用。由于经络能“行血气而营阴阳”,使营气运行于脉中,卫气运行于脉外,营卫之气密布于周身,从而加强了机体的防御能力。当外邪入侵时,卫气和孙络起到了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

四、经络的临床应用

1.说明病理变化由于经络是人体通内达外的一个通道,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其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故临床某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常常在经络循行的通路上出现明显压痛,或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相应的部位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电阻等的变化。通过望色、循经触摸反应物和按压等,可推断疾病的病理变化。

2.指导辨证归经由于经络有一定循行部位及所属络的脏腑,故根据体表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可推断疾病所在的经脉。如头痛一证,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项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督脉、足厥阴经有关。临床上亦可根据所出现的证候,结合其所联系的脏腑,进行辨证归经。如咳嗽、鼻流清涕、胸闷、或胸外上方、上肢内侧前缘疼痛等,与手太阴肺经有关;脘腹胀满、胁肋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吞酸等,与足阳明胃经和足厥阴肝经有关。

3.指导针灸治疗针灸治病通过针刺和艾灸等刺激体表腧穴,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通常根据经脉循行和主治特点进行循经取穴,《四总穴歌》所载:“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循经取穴的体现。由于经络、脏腑与皮部有密切联系,故经络、脏腑的疾患可以用皮肤针叩刺皮部或皮内埋针进行治疗,如胃脘痛可用皮肤针叩刺中脘、胃俞穴,也可在该穴皮内埋针;经络闭阻、气血瘀滞,可以刺其络脉出血进行治疗,如目赤肿痛刺太阳穴出血,软组织挫伤在其损伤局部刺络拔罐等;经筋疾患,多因疾病在筋膜肌肉,表现为拘挛、强直、弛缓,可以“以痛为腧”取其局部痛点或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腧穴总论

一、腧穴的定义

腧穴——脏腑经络之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或其他疗法施术的位置,也是接受外来刺激的作用点。

腧——与“输”通,有转输的含义。

穴——汇聚、孔隙。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运行气血。

经络比做河流,那么腧穴就是分布在沿河的湖泊,它对河流能起调节作用。

二、腧穴的形成和发展

腧穴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陆续发现逐渐积累起来的。它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无定位阶段:以痛为腧

定位定名阶段:给腧穴确定位置并加以命名

系统分类阶段(分三类)。

三、腧穴的命名

(一)自然类

1.以天文学上的日月星辰命名,如日月、上星、璇玑、华盖、太乙、天枢等。

2.以地理名称结合腧穴的形象而命名,可分以下几类。

①以山、陵、丘、墟来比喻腧穴的形象,如承山、大陵、梁丘、商丘等。

②以溪、谷、沟、渎来比喻腧穴的形象,如后溪、阳溪、合谷、陷谷、水沟、支沟、四渎、中渎等。

③以海、泽、池、泉、渠、渊来比喻腧穴的气血流注,如少海、小海、尺泽、曲泽、曲池、涌泉、经渠、太渊等。

④以街、道、冲、处、市、廊来比喻腧穴的通路或部位,如气街、水道、关冲、五处、风市等。

(二)物象类

1.以动物的名称来比喻腧穴的部位,如鱼际、鸠尾、伏兔、犊鼻等。

2.以植物名称来比喻某些腧穴的部位,如攒竹、禾髎等。

3.以建筑物来形容某些腧穴的部位,如天井、玉堂、库房、府舍、天窗、地仓、梁门、紫宫、内庭、气户等。

4.以生活用具来形容某些腧穴的部位,如大杼、地机、颊车、悬钟等。

(三)人体类

1.以人体解剖部位来命名。

①以人体解剖名称来命名,如腕骨、完骨、大椎、曲骨等。

②以内脏解剖名称来命名,如背俞穴中的心俞、肝俞、脾俞、肺俞等。

2.以人体生理功能来命名。

①以一般生理功能来命名,如听会、劳宫、关元、承泣等。

②以气血脏腑功能来命名,如气海、血海、神堂、魄户、魂门、意舍等。

3.以治疗作用来命名,如光明、水分、迎香、归来等。

4.以人体部位和经脉分属阴阳来命名,如阳陵泉、阴陵泉、阴都、阳纲、三阴交l、三阳络等。

四、腧穴的分类

腧穴分为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三类。

(一)十四经穴

十四经穴是归属于十四经脉、任脉和督脉循行线上的腧穴,简称“经穴”。其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且有主治本经病证的作用,并能反映十四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病证。

清代的李学川所著的《针灸逢源》最后将经穴总数扩展为361穴,一直沿用至今。

(二)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是指十四经以外的、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的腧穴,或一个穴名有几个刺激点而无从归经的穴位,简称“奇穴”。它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其主治范围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如四缝治小儿疳积、定喘治哮喘等。

(三)阿是穴

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是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这类腧穴无具体名称,也无固定部位。主治局部病变为主。

五、腧穴的作用

腧穴的治疗作用主要是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3个方面。

(一)近治作用

每一个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脏腑、经络的病证。

(二)远治作用

远治作用是指十四经所属腧穴,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处、远隔部位的组织、脏器及经脉病证。

(三)特殊作用

特殊作用是指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特异性的作用。

六、特定穴位

十四经中具有特殊作用的腧穴。因主治功能不同,各有其不同的名称。

(一)五输穴

五输穴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人为合。”古人把经气运行过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人深的变化来形容,把十二经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穴位称五输穴。

井——水的源头经气所出

荥——刚出的泉水微流经气流过之处

输——水流由浅人深经气所灌之处

经——泉水在通畅的河中流过经气所行的部位

合——经气最后如百川汇合人海经气由此深入部位

同类推荐
  • 医疗:手术台前的革命

    医疗:手术台前的革命

    即使你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电脑,它的功能也远没有我们的大脑强大,所以,大脑是最神奇的!那么,大脑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大脑主要包括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四部分。脑干是指位于脊髓和间脑之间的较小部分,位于大脑下面。脑干的延髓部分下连脊髓,呈不规则的柱状形。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人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
  • 袖珍药物手册

    袖珍药物手册

    随着临床医学、药学的飞速发展,新药不断涌现,加之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全面实施,这对临床医药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迅速、准确地开出规范的处方,成为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面对越来越繁重的工作压力,广大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迫切希望能有一本方便实用的药物手册,临床工作中或遇到用药中的问题时可随时查阅。据此,我们在参考了大量相关专业书籍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袖珍药物手册》。
  • 现代临床内科护理进展集萃

    现代临床内科护理进展集萃

    本书共分八个部分,详尽介绍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肾脏系统、心脏、神经系统、外科、妇产科以及儿科等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方法以及如何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健康指导等内容。
  • 中药药事管理手册

    中药药事管理手册

    医院药事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医院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化改革,开展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效降低医疗费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用药安全,这些内容对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必须把药事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
  • 养老护理预防摔伤技巧

    养老护理预防摔伤技巧

    本系列教材是上海和佑养老集团经过多年研究、实践与探索,参考并结合国际上先进的养老护理知识与项目管理理念,为提高养老行业从业者的知识及技术水平而编写的,另外该套教材也可用于养老护理员的教育和培训。
热门推荐
  • 错嫁腹黑男

    错嫁腹黑男

    一次意外的穿越改变女主一生,被迫远嫁别国成了小小的新娘,却在新婚之夜发现嫁错了新郎。昔日的恋人成了今朝的儿臣。老天是不是和她开了个最大的玩笑。心灰意冷之时她发现怀了不爱男子的骨肉,遭到众人谄媚……她将如何与各路恶人斗法?时局动荡,宫廷的谋权篡位再次让她被迫逃亡她深信除了自已,没有人能帮她,可是在千疮百孔后心是否依然坚强?温馨提示:此文一日两更,时间为每日上午10点和晚上8点,喜欢的亲们请多支持哦!
  • 宁夏民俗

    宁夏民俗

    本书分宁夏回族习俗、宁夏汉族习俗、宁夏满族习俗三大板块。主要介绍了这三个民族的节庆习俗、婚礼习俗、服饰习俗、饮食习俗、丧葬习俗等。
  • 八大灵塔梵赞

    八大灵塔梵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树叶子

    一树叶子

    学诗几十年了,对什么是好诗,仍然感到惶惑。尤其是面对发展变化中的新诗,面对诗歌审美理论的种种声音,面对网络每日涌现的成千上万的诗选诗作,真的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诗真是一个说不清的东西。
  • 从天儿降:老婆是戏精

    从天儿降:老婆是戏精

    生计所迫,楚青枝无奈以“碰瓷儿”为生,可没想到居然碰上了一个响当当的大人物!景氏太子爷!可是,这太子爷怎么看着有点眼熟?这不是那个夺走自己宝贵第一次还让自己一次中奖的男人么!楚青枝灵机一动,扑倒在男人的脚边:“你怎么能这么残忍无情!我都有你的孩子了!”男人冷眼看着眼前完全陌生的女人,薄唇轻掀:“我不认识你。”
  • 封神双龙传(7)

    封神双龙传(7)

    商纣无道,群魔乱政,两名身份卑贱的少年奴隶,被偶然卷进神魔争霸的洪流之中。他们一个性格沉稳、温文尔雅,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另一个古灵精怪、活泼机智,满身的市井顽童气息,却聪明绝顶。二人由魔入道,亦正亦邪,却又非正非邪,不断完善自身的绝伦武艺与玄奇法术,并得到了上古神器龙刃诛神与轩辕圣剑,终成一代伟业,被三界众生奉为人皇、天帝,傲然封神。
  • 多了一个王祖岚

    多了一个王祖岚

    生活简单一点,人生美满一点,厨房近一点,小鸡炖蘑菇吃一点。去年被猴耍了一年,今年要抓住姬会。“你的人生格言是什么?”“格个锤子。”“...?你有小目标吗?”“有啊,1+1+1=60。”“年夜饭吃了吗?”“吃个鸡腿。”“...?准备去谁家拜年吗?”“谁家的鸡长大了去谁家拜年。”“...?兄弟,今年可是鸡年啊,想不开要去找小姐?”“我王祖岚给姬拜年,是我老王家的优良传统美德,不拜不行啊,那里有我的媳妇。”“...?先生的幽默真会哄人开心......”“不幽默不番茄炒蛋,我的负责就是你的选择,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都开了微信。”.*.*.其实我只是想要有一个家。「劝语:没有痛苦的爱情经历,不建议入坑」
  • 吸血鬼

    吸血鬼

    如果换来的是永生,失去太阳又算得了什么?他们在黑暗中奔走,游移于没有阳光的异界。年华流转,却永生不死。依靠别人的血液来维持自己的生命,他们沉浸在充满罪恶的血河之中。在咬断少女脖颈的时候,只留下冷酷的决绝,他们在鲜血中体验另一个生命的存在。
  • 查有此人

    查有此人

    方述平到招待所敲门的时候,刘仁杰正在QQ上与李小小吵架。刘仁杰是双流市公安局督察支队的督察警,在支队从事文秘方面的工作,人称“笔杆子”。近期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清网”追逃行动,督察部门全方位介入,这样一来,人手就更紧张了。三天前他随督察长来到清溪县,领导待了一天就走了,将他一人留下。说白了,就是让他代表市局督察清溪县的“清网行动”,这是他入警以来承担的最重要的工作。李小小是刘仁杰的女朋友,是清溪县映山镇派出所的户籍内勤民警。
  • 剑逆仙凡

    剑逆仙凡

    仙前叩首仙无应,人自靠己人有灵。凡界成为新仙界之时,万仙临凡!那些飞升仙界千年的仙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