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1400000015

第15章 常用针灸方法(3)

4.预防根据晕针的原因加以预防。对初次接受针灸治疗、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选穴宜少,手法宜轻。选择自然舒适且能持久留针的体位,尽量采用卧位。对饥饿、疲劳者,待其进食、体力恢复后再行针刺。医者在针刺过程中要精神专一,密切观察患者的神态变化,询问其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及时处理。

(二)滞针

滞针指针刺过程中发生的针下滞涩、行针困难现象。

1.表现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滞涩,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勉强捻转、提插时,病人感到疼痛。

2.原因患者精神紧张,毫针刺入后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医者行针手法不当,持续单向捻转,以致肌肉纤维缠绕针身造成滞针;或留针时间过长,患者因体位移动;或因病痛造成肌肉痉挛所致。

3.处理因患者精神紧张,局部肌肉强烈收缩造成者,嘱其不要紧张,使局部肌肉放松;医者可在局部循按,或弹击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使局部肌肉放松后即可拔针。因单向捻转而致者,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

4.预防对精神紧张者,针前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顾虑。进针时应避开肌腱,行针时手法宜轻巧,不可捻转角度过大,或单向捻转。若用搓法时,应注意与提插法配合,避免因肌纤维缠绕针身而滞针。

(三)弯针

弯针指针身在病人体内形成弯曲。

1.表现针柄改变了刺入时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捻转、出针均感到困难,患者感到针处疼痛。

2.原因医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强;或针下碰到坚硬组织;或因患者在留针时移动了体位;或因针柄受到外力碰击;或因滞针处理不当,造成肌肉猛烈收缩,牵拉针身,形成弯针。

3.处理出现弯针后,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若针身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若弯曲角度较大,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若弯曲不止一处,须视针柄扭转倾斜的方向,顺势分段退出;若因患者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的体位后,将针缓缓起出。切忌强行拔针,以防断针。

4.预防医者施术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避免进针过猛、过速。患者的体位要舒适,留针时不得移动体位。注意保护针刺部位和针柄不受外物碰压。

(四)断针

断针指针身折断在体内,又称折针。

1.表现行针或出针时发现针身断裂,断端部分针身露在皮肤上面,或断端全部陷没于皮肤之下。

2.原因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锈蚀、裂痕,针前失于检查,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针刺手法过猛、过强,致局部肌肉猛烈收缩;留针时患者移位,或针柄受到外力碰撞;滞针、弯针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

3.处理医者态度必须镇静,并嘱患者不要惊慌,保持原有体位,防止残端向深层陷入。若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皮肤之外,可用镊子将针取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低而可见者,可用左手拇、食指在针旁挤压,使断端显露后取出;若折断部分全部陷入皮下,无法用上述方法取出者,必须在X线下定位后,手术取出。

4.预防针前必须认真检查针具,对不符合要求者剔除不用;避免过猛、过强行针;留针时嘱患者不要移动体位,保护针柄免受外力碰撞;操作时应将针身留2~3分于皮肤之外,不要全部刺入,选针时注意留有余地;及时处理滞针与弯针,不可强行硬拔。

(五)血肿

血肿指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

1.表现出针后针孔出血,局部青紫肿胀疼痛。

2.原因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刺伤血管;针刺部位皮下血管丰富,针刺时手法过重,甚至捣针;个别患者为凝血机制障碍所致。

3.处理针孔出血者用消毒干棉球压迫止血,压迫不止者冷敷止血;出血量少而局部青紫肿胀不大者,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出血量多,局部青紫面积较大,肿胀疼痛较剧而且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先作冷敷止血,24小时后再作热敷,以促使局部淤血消散吸收。

4.预防针具要经常检修,消除针尖钩曲;熟悉穴位局部解剖,避开血管针刺;在眼区等皮下血管丰富处施术时,针刺手法不宜过重,切忌捣针;经常出现血肿者,应作血液病学检查,属血液病者不宜针刺治疗;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十、针刺的注意事项

1.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于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针刺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3.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

4.孕妇不宜刺小腹部、腰骶部腧穴,以及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通经活血穴。妇女行经期,若非为了调经,亦慎用针刺。

5.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6.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事故。

灸法

灸,灼烧的意思。灸法主要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医学入门·针灸》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有其独特的疗效。

一、灸法的材料

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作为主要灸料。艾属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均有生长,以蕲州产者为佳,故有“蕲艾”之称。艾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故为施灸佳料。《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选用干燥的艾叶,捣制后除去杂质,即可制成纯净细软的艾绒,晒干贮藏,以备应用。《孟子·离娄篇》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之说。此外,还有以白芥子、毛莨、灯心草等作为施灸的材料。二、灸法的作用

(一)温经散寒

灸火的温和热力具有直接的温通经络,祛散寒邪的功用,这正是寒者温之的具体运用。《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可见灸法具有温经散寒的功能。临床上可以治疗寒湿痹痛和寒邪为患之胃脘痛、腹痛、泄泻、痢疾等病症。

(二)扶阳固脱

灸火的热力具有扶助阳气,举陷固脱的功能,以治疗阳气下陷之脏器下垂和阳气虚脱之寒证、厥证、脱证等。《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说明阳气之重要性。阳衰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甚则欲脱,当此之时,就可用艾条来温补,扶助虚脱之阳气,故《扁鹊心书》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伤寒论》也说:“下利,手足逆冷,无脉者,灸之。”可见阳气下陷或欲脱之危症,皆可用灸法。临床上常用于各种虚寒症、寒厥症、虚脱症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等病证。

(三)消瘀散结

灸火的温和热力具有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的作用。《灵枢·刺节真邪》篇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亦行。灸能使气机通调,营卫和畅,故瘀结自散。所以,临床常用于气血凝滞之疾病,如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病症。

(四)防病保健

灸法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备急千金要方·灸例》云:“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瘟疟毒气不能著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俗语说:“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又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由此说明灸法可起防病保健的作用,也就是说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三、灸法的种类及其运用

灸法种类很多,常用灸法如表4-3所示。表4-3灸法的种类

常用灸法艾灸艾炷灸直接灸瘢痕灸

无瘢痕灸

间接灸隔姜灸

隔蒜灸

隔盐灸

隔附子饼灸

隔豆豉饼灸

隔胡椒饼灸

艾条灸悬起灸温和灸

雀啄灸

回旋灸

实按灸太乙针灸

雷火针灸

温针灸

温灸器灸

其他灸法灯火灸

天灸白芥子灸

细辛灸

天南星灸

蒜泥灸

(一)艾炷灸

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而防治疾病的方法。常用的艾炷或如麦粒,或如苍耳子,或如莲子,或如半截橄榄等(见图4-27)。每燃烧完一个艾炷,称之为一壮。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

图4-27艾炷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见图4-28)。古代常以阳隧映日所点燃的火来点燃艾炷,此火称为明火,以此火点艾炷施灸称为明灸。因把艾炷直接放在腧穴所在的皮肤表面点燃施灸,故又称为着肤灸、着肉灸。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的程度不同,又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两种。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1)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强黏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炷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艾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四周轻轻拍打以减轻疼痛(见图4-29)。灸毕,在施灸穴位上贴敷消炎药膏,大约1周可化脓形成灸疮,灸疮5~6周愈合,留有瘢痕,故称“瘢痕灸。”在灸疮化脓期间,需注意局部清洁,每天换膏药1次,以避免继发感染。图4-28直接灸图4-29瘢痕灸缓痛拍打法《针灸资生经》说:“凡着艾得灸疮,所患即瘥,若不发,其病不愈。”可见灸疮的发和不发与疗效有密切关系。因此,应叮嘱病人多吃羊肉、豆腐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促使灸疮的透发。就灸疮而言,是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的化脓现象,已对穴位局部产生一个持续的刺激,有治病保健作用。但对身体过于虚弱,或有糖尿病、皮肤病的患者不宜使用此法。临床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胃肠病、瘰疬等,但由于这种方法灸后遗有瘢痕,故灸前必须征求患者的同意及合作。

(2)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黏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剩2/5或1/4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待将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为度。施灸后皮肤不致起泡,或起泡后亦不致形成灸疮。此法适用于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晕、慢性腹泻、风寒湿痹和皮肤疣等。

2.间接灸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灸的方法,故又称隔物灸(见图4-30)。间接灸所用间隔药物或材料很多,如以生姜间隔者,称“隔姜灸”;用食盐间隔者,称隔盐灸;以附子饼间隔者,称隔附子饼灸。

(1)隔姜灸:将鲜生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易炷再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在施灸过程中,若患者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将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姜片。此法应用很广,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湿痹等,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

图4-30间接灸

(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捣蒜如泥亦可),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所规定的壮数。因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若不使起泡,可将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蒜片。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此外,尚有一种自大椎穴起至腰俞穴铺敷一层蒜泥的铺灸法(长蛇灸),民间用于治疗虚劳、顽痹等症。

(3)隔盐灸:因本法只用于脐部,又称神阙灸。用纯净干燥的精制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如患者稍感灼痛,即更换艾炷。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但需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待脉起、肢温、症候改善。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疾、小便不利、中风脱证等。

(4)隔附子饼灸:以附子片或附子药饼做间隔物。药饼的制法,是将附子研成细末,以黄酒调和,制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置艾炷,点燃施灸,直至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为止。由于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肾补阳的作用,故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遗精和疮疡久溃不敛等。

(5)隔豆豉饼灸:用淡豆豉为细末,过筛,量疮之大小,以适量药末和雄黄酒作饼,软硬适中,约厚0.6cm,放于疮孔周围,上置艾炷灸之,勿使皮破,每日灸1次,以愈为度。豆豉味苦,性寒,功能解表发汗,除烦。本法对疮疽发背,恶疮肿硬不溃,不敛,疮色黑暗者最为有效,可促使疮口愈合。

同类推荐
  • 如果医生免疫力低下

    如果医生免疫力低下

    本书介绍了免疫力如何决定人体健康,提醒人们关注免疫力下降的身体信号,让人们通过打疫苗和给器官排毒等给免疫系统积极正面的影响,引导人们从饮食、睡眠、运动和心理四方面入手,向细节要效果,掌握生活中有效提升免疫力的窍门,从而构筑均衡免疫力。
  • 三高病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三高病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造就了大量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本书从读者最迫切的需求出发,分别论述了“三高”患者在诊断、预防、食疗、起居、运动、自疗、用药的各个细节以及自我监测等,让读者对“三高症”有全面的了解,做到诊治了然于心,防患于未然。全书以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指导,不仅适合所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及其家人阅读,而且对广大中年以上健康人群及早预防“三高”也会有非常切实的帮助。
  • 代代永流传的科学:养生智慧

    代代永流传的科学:养生智慧

    对养生而言,每一个时辰都可以开始你的健康之行,终点不在时辰,而在生命的结束。我们与时间同行!千百年来,先民经历了无数病痛,经过反复的尝试验证,得到的经验,规律,教训衍化出非常实用、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的养生谚语。从不同的角度,从各个昂面对我们的生活中违背健康的行为给予警示,并提供了如何养生,如何保持健康体魄的参考意见,这是千百年来通用于每个人的健康准则。
  • 强身壮骨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强身壮骨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当今世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强度、高效率的生活现状,使众多忙于工作、精神压力大的人们越来越吃不消,因而前所未有地重视起自身保健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使人们“重返大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强,在这一背景下药膳食疗这一独特的中华文化宝库的奇葩,越来越显示出她深厚的底蕴和夺目的光彩,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强身壮骨科学养生滋补食谱》,希望读者能在获得美味可口的佳肴同时,也滋补了身体,祛除了疾病,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 胃肠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胃肠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胃肠病,怎么防治?怎么调养?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胃肠病是怎么发生的,您知道吗?胃肠病有哪些“信号”,您心中有数吗?食养食疗、运动锻炼、情志调养、经络调养、药物治疗,怎么做才能远离胃肠病?怎么做才能有效治疗胃肠病?居家调养,您的心中是否一清二楚?细节决定成败,健康来源于生活态度。健康,就在您手中!
热门推荐
  • 大花的微小说集

    大花的微小说集

    这只是本微小说集,有别人写的,也有我自己写的,想看什么样的,你们可以跟我说哒~你们可以跟我提意见,记得告诉我,你是哪本书的读者好嘛~
  • 霸天武道

    霸天武道

    前世他以一敌万,陨灭无数大神,最后血祭吞天,穿越东龙大陆!这一世他凤凰涅槃顿悟霸天武道!世间万事,非黑即白!与我为敌,十死无生!
  • 浪漫满屋:一不小心赖上你

    浪漫满屋:一不小心赖上你

    她,一夜之间,从高贵的千金小姐变成了其貌不扬的丑小鸭,被前男友出卖,在自己的房子里寄人篱下。莫名其妙的抢了当红大明星的男友,在众人面前成为他的未婚妻。他强行将她留在身边儿圈养,让她成为众矢之的。因为他的关系,她很悲剧的成为天龙帮主要暗杀对象,跌跌撞撞,搞得灰头土脸。她,在种种争斗与算计中行走,躲过明枪,闪过暗箭,只求一处安身之所,却掉入冷酷大总裁的爱情漩涡。她是一只其貌不扬的丑小鸭,只等待着有一天,她的王子发现她的美丽,摇身成为美丽的天鹅。
  • 治禅病秘要法

    治禅病秘要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甜妻超凶萌

    末世甜妻超凶萌

    (末世种田,甜宠1V1)一睁眼,苏书发现自己重生在末世来临前两个月。重生前,某个男人,盯她护她三年,就差叼回家吞腹。重生后,她不但要养萌萌哒的天才外甥女,还照顾某只狼性老公。这个末世有点不太一样!上一世惨兮兮的她,这次不但有了逆天空间,还有血脉相连的亲人,更有宠起她来毫无节制到处撒狗粮的唐大少。苏书想,就算老天爷让她删号重来一次,也无所谓了,大不了遇佛杀佛,遇鬼杀鬼!
  • 剑仙之剑破九霄

    剑仙之剑破九霄

    一剑,一人,一条道。一剑破万道二剑破苍穹
  • 末世之僵世尸界

    末世之僵世尸界

    轮回之间,是谁打开禁闭的大门。一次偶然的失误,是否是命运的安排。一切的一切那么匪夷所思。人类……终将毁灭……天地间一片黑暗……突然出现了光,一片闪亮的光,从天而降的4位异能少年,能否扛起拯救世界的大任……让我们聆听这末世序章的旋律……这未完的旋律啊……——序章————作者:刀龙
  • 都市小花农

    都市小花农

    诗云的新书《女配拒绝当炮灰》已经签约,希望小伙伴们多多支持,谢谢!洛桐在大三那年暑假出去旅游,无意中误入了一片原始森林,误打误撞地吞食了一颗碧绿色的果实,洛桐也因此拥有了木系异能。从此她不仅能看到植物的生命力,更拥有了与植物交流的能力。因此在毕业后,洛桐放弃了爸妈安排好的某学校的教师工作,转而不务正业的在她母校附近开了一家花店,闲时养花种草,撩猫逗狗,坐看云卷云舒,故事就从这儿开始了……诗云开读者群了,欢迎小伙伴们加入诗云的读者群,群聊号码:663990967
  • 对你大爷有意见

    对你大爷有意见

    一个叫鲜香椿的女子送给叶副书记五瓶香椿,她想当乡里的妇联副主任,而叶副书记居然就被这五瓶香椿打动了。叶副书记把她推荐给了书记,鲜香椿就真的能当上副主任吗?还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乡政府大院里静悄悄的,静悄悄的大院预示着有重大的事情要发生,“于无声处听惊雷”一般指的是这样的情况。离吃午饭还有三个小时,想的是到镇西街给那头拉磨的老驴拍几张照片。这可能是中国最后一头还在磨道上走动的驴了。
  • 护心龙鳞

    护心龙鳞

    明镜湖边,三生桥前。桃花树下,共许诺言……护心龙鳞,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亦成过往。唯有龙鳞,难断相思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