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71700000008

第8章 张锡纯,中西医结合的奠基人(8)

就在立达医院刚刚开业没多久,有一家人捧着一副写好的对联送到了医院里。大家看到这副对联,都交口称赞,说这个字写得真好。送对联的这家人却说,这一定要感谢院长张锡纯,否则就没有这个对联了。为什么呢?

原来,当时立达医院的位置就在大北关,开业的时候是秋天。医院刚刚开业,小北门的一个患者就来求诊。患者是个13岁的孩子,是家长带来的,当时患了黄疸,已经有一个月左右了,请了医生服了药,但是没有效果。等到后来,已经不能吃饭了,这么下去,这孩子可就要没救了。

此时,家长听说大北关开了一个中医院,大家都议论,说中医也有医院,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啊,听说这个院长医术还挺高明的,是税务局的齐局长亲自请来的呢!

这位家长一听,觉得有希望了,于是赶快就带着孩子来看病。

张锡纯亲自接待这个患者,一诊脉,脉象非常沉细,张锡纯就明白了,这是一个虚实夹杂之证。

于是,他就开了一个方子,这个方子一共就两味药:硝石和矾石,各等份,研成粉末,用米粥冲服,张锡纯让这个孩子一次冲服六分。

大家一看,天啊,这是什么方子啊?您就不开点草药什么的?就这么两味药?这个中医院也太简单了点吧?

张锡纯忙解释,这个方子大家可别小瞧啊,这是我们中医的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记载的硝石矾石散啊,是专门用来治疗女劳疸的。什么是女劳疸呢?就是因为房劳太多,伤肾,欲火结聚而成的疸证,中医叫黑疸。但是张锡纯对这个方子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不仅仅是女劳疸需要用这个方子,只要是黄疸,都可以使用,效果还不错。直到今天,我们在使用这个方子时,还经常引用张锡纯的论述呢。

大家一听,噢,原来这个方子是大有来历啊。于是,就让孩子按方服用,结果,十天左右,这个病就痊愈了。

张锡纯也很高兴,但仔细端详这个孩子时发现,孩子的脸上和眼睛还有一点发黄,于是,就开了个小方子:生山药、生薏米各八钱,茯苓三钱,让他自己回去煎汤喝。结果,连着服用了几服以后,孩子的身体就彻底地恢复健康了。

这个孩子虽然只有13岁,但是书法却写得很好,画也画得很好,病好了以后,家长问他,你怎么感谢张院长啊,孩子酝酿再三,写了一副对联。

于是,就发生了前面出现的那一幕,全家人带着孩子来到医院,把对联送给张锡纯。

张锡纯是当老师出身的,一看孩子这字赞不绝口,称赞他的字是“字态韶秀”。

我的老家也是沈阳,不知道为什么,我在看张锡纯写的医案时,总是觉得那个时候沈阳的文化气息特别浓郁,人们有一种斯文之风。张锡纯经常和朋友们诗文唱和,这种气氛现在好像有些淡了,可能是经济浪潮的影响吧。

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欢看武侠小说,小说中的用剑高手是什么样的呢?

高手出现的时候,往往不是大战三百回合,那不叫高手,那是耍蛮力气。真正的高手,往往不先出手,而是等着对手出手,只要对手露出一个细微的破绽,高手就会立刻出剑,在别人还没有看清是怎么回事儿的时候,一切就都结束了。

高手的剑已经收回入鞘。

此时,对手的身上,并不是满身的伤痕,而是只有一处伤,但是这一处伤,却能够致命。

我在看张锡纯的医案时,就有这种感觉。张锡纯治病,通常不用很多味药,有时甚至只是一味,而且,一般也就是几服药,但是,这就足够了,一剑封喉。

这就值得我们研究学习的了,张锡纯为什么能做到?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秘诀?

张锡纯的立达医院很快就名声大噪了,因为疗效好啊。现在很多人行医打广告,有的私人医院广告做得铺天盖地,我觉得有做广告的费用,还不如去请好的医生来,有疗效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而群众的传播才是长久的。

正因为名声大了,所以到张锡纯这里来的,都是疑难病患者。在别处没治好的病人,都跑张锡纯这儿来了。

当时,奉天高等师范的书记叫张纪三,才三十多岁。这一年,患了温病,“感受时气之毒”,就是瘟疫瘴气之类的疾病。此病医生该用清解的方法治疗,但是这个医生用的思路却有些问题(我们现在也不知道是怎么用的药了),总之是使得毒气往下走了,结果导致肚脐以下都肿了,接着就开始溃烂,最后到什么地步了呢?整个肾囊都烂了,睾丸都露了出来,下腹部那里皮肤破溃,出现了五个孔,一到小便的时候,这五个孔全都往外出尿。

这个时候,所有的医生都摇头了,“中西医皆以为不可治”,大家都不敢接手这个患者。当时沈阳已经有西医了,西医外科应该是很强的,一看,也不行,您另请高明吧。

这样,这位张先生早已吓得要死了,估计是吾命休矣,唉,才三十几岁啊!

就在此时,有人告诉他了,说我们沈阳新成立了一家中医院,叫立达医院,院长张锡纯手段高超,可以立起沉疴啊,您去那儿看看得了。

张纪三的心里立刻燃起了希望,是吗?有这等地方,赶快抬我去看看吧!

于是,这个没有医院敢接收的患者,就被抬到了立达医院。

那么,张锡纯会怎么办呢?他会接手治疗吗?要知道,这样的重症,一旦治不好,是会有损名声的。

但是,张锡纯才不考虑那些呢,他二话不说,马上为患者诊断。诊断结束后,他看到患者惴惴不安的样子,就对他说:“不要担心,你这个病我治定了,但是可能要多服几服汤药,我要让你的疮口里面长肉,把脓给排出来。”

大家一看张锡纯自信的样子,都舒了一口气。

于是,张锡纯提笔,开了方子:生黄芪、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甘草。

就是这么几味药,其中生黄芪用的量是一两,天花粉一两,其他的药都是几钱。这个生黄芪有生肌排脓的作用,在《神农本草经》里面记载它“主久败疮”。因为中医认为,这个疮面总是不能愈合的原因是这个人的气虚了,无法促使肌体愈合,那么在那种疮面长期不愈合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生黄芪。

等开完了方子,大家都还瞪着眼睛等着。

张锡纯也奇怪,你们都等什么呢?还不赶快去熬药?

大家都问,这么重的病,您就不用点外用的药物?

张锡纯笑了,用外用的药干吗啊?这些内服的就足够了。

大家一听,都将信将疑,于是赶快抓药煎熬。

结果,在服用了二十几服药以后,这个患处居然就结疤而愈,并且“始终亦未用外敷生肌之药”。

这就是高手,对于自己开的药到底能够达到什么效果心中有数,这就是对药性熟悉的缘故啊。

后来,沈阳同善堂成立了中西医学校,聘请张锡纯做老师,讲授的课程就是药物本草,用的教材就是《医学衷中参西录》这本书。张锡纯讲本草,使学生们受益良多,可惜,当时还没有录音设备,我们听不到他讲课的真实声音了。

当然,最令学生们大开眼界的,还是亲眼看张锡纯诊病了。

当时,班里有位同学叫李庆霖,有一天,上课结束,他就问张锡纯:“老师,您能不能给我们看看病啊?”

张锡纯一听,就问:“谁病了?”

这位同学就说:“是我的表妹,病得很重,在我们沈阳的旅店住着呢,到处求医都看不好。您能给看看吗?”

张锡纯一看,同学们都眼巴巴地望着他,大家也都希望看看张锡纯是如何看病的。

于是,张锡纯立刻答应下来。如果让这些孩子们看到中医的好处,他们会更有学习热情的。

就这样,张锡纯随着同学们来到了旅店,只见这位同学的妹妹,周身灼热,心中烦躁不已,不能吃饭,一吃饭就呕吐,这么折腾下来,现在已经是病势危急了。

张锡纯问:“以前怎么服的药呢?”

李庆霖同学回答:“她基本什么药都吃不下去啊,一吃就吐出来。”

张锡纯点点头,诊了一下脉,脉是洪实的脉,这是有热。同时看看舌苔,舌苔是黄厚的,在张锡纯的医案里,很少有舌象的记载,但是从这个医案可以看出,张锡纯也是擅长看舌象的。

看到舌象以后,张锡纯就问:“大便如何?”

患者回答:“已经很多天没有大便了。”

此时,张锡纯就清楚了,这是外感之邪,已经入里化热,进入阳明经,也就是张仲景所说的阳明证。这股热气挟胃气上逆,导致患者呕吐,吃不下东西。

给同学们讲清楚了道理后,张锡纯就开了方子:生赭石粉末、生石膏粉末、瓜蒌仁、玄参、天冬、甘草。

就这么几味药,方子里面的生赭石是重镇降逆的药物,服用方法是先把后五味药熬好,然后用开水把生赭石末冲服下去,然后再把汤药服下。

同学们都瞪大眼睛看着这种奇怪的服药方法,要知道,这位患者服用一般的药立刻就会吐啊。

可是,这回喝了药后不但没有吐,而且症状马上缓解了。

当服用到第二服药的时候,这个病就痊愈了。

同学们面面相觑,不会吧,这就痊愈了?天啊,我们的老师是高手啊!

从此,见识了中医的真正魅力,同学们学习热情大增,其中很多人后来跟随张锡纯学医,成为他的弟子。

后来,有一个人给张锡纯来了一封信,向他请教该如何办中医学校,这个人叫冉雪峰。这位是中医界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在近代中医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张锡纯在回信中,提到了自己是如何教授弟子的,他说,他把这些学生带到医院,让他们仔细研究《医学衷中参西录》,他已经把《伤寒论》《黄帝内经》等书的道理和精髓全融入了此书中,书中还收录了一百六十多个方子。弟子们都是自己阅读,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张锡纯会指点几句。而且这些弟子经常跟随张锡纯到立达医院,成天看张锡纯如何用这些方子治病,等到三年以后,这些弟子基本就都会治病了。

就是用这种方法,张锡纯培养出了很多名医,弟子遍布天下。

这位冉雪峰,后来成为张锡纯终身的朋友。后来,在张锡纯去世之前,嘱咐自己未完成学业的弟子,如果再想深造,就去拜这位冉雪峰为师,他可以指导大家最终成才。

张锡纯在沈阳行医时,治疗了大量的病症,其中很多医案都被记载下来。我们现在看这些医案,确实个个精彩,足以显示张锡纯的诊病功夫之深厚。

很快,张锡纯就声名鹊起,打这儿开始,他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不断出版,当时这本书是按照一期、二期、三期依次出版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合集。当年此书出版时,那可真是盛况空前,很多医界人士争相购买,影响遍及大江南北,很多老百姓也自己买来看,很多人使用书中的方子,结果治愈了自己或者身边人多年不愈的疾病。

比如,奉天桓仁县有个女子师范,奉天也就是现在的沈阳,桓仁县现在还有。这个女子师范的校长叫阎兆元,当时他的母亲病了很久了,请了很多本县的名医,治疗都没有效果,最后在母亲病危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竟挽救了阎母的生命。

原来,这位老阎有个学生去沈阳,回来的时候,买了一本《医学衷中参西录》,觉得写得很好,就送给了校长。校长也是一个喜欢养生的人,得到此书如获至宝,于是就开始研究,“每于课余之际,捧读不止,所谓实获我心者也”。但是,因为自己不是医生,所以一直没有敢给自己母亲开方子。

直到这一年的正月初二,老阎的母亲病情突然加重,危急万分,此时,老阎再也不相信县里这些医生了。于是,他放胆开出张锡纯书中的升陷汤方子,因为他觉得母亲的症状和大气下陷是一样的。

结果,阎母服用了几服药以后,就痊愈了。

老阎这个激动啊,于是立刻提笔,给张锡纯写去了感谢信,后来,这封信被收录进了《医学衷中参西录》中。

各位,你们要知道,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这本书中,收录了很多像老阎这样的读者或患者写来的感谢信。有时间的话,大家可以自己阅读一下。有很多信感人至深,这种心情我们可以理解,自己或者亲人的多年沉疴,居然被书上的方子奇迹般地治好了,怎么能不激动和心存感激呢?

有很多人在看张锡纯的医案时会有些疑惑,这病痊愈得也太快了,怎么都是几服药就全好了啊?可能吗?其实,我们从这些读者来信中就可以看到,其中没有什么夸张的成分,人们把自己的真实姓名和治疗经过都详细地写出来了,这和现在不一样。现在很多刊物都把患者的姓名隐去,一味地给某个医院或某位医生歌功颂德,极尽夸张之能事,说白了也就是变相地给医院做广告,吸引患者。

其实,中医的疗效本来就是很快的,只是我们现在掌握得不够好,让大家觉得中医是个慢功夫,真的看到了这种高手,反而有些怀疑了。

《医学衷中参西录》还收录了很多文章,其中有一篇是山西平陆县尹彭子益写给山西医学会理事长的信,信的内容是推荐《医学衷中参西录》这本书。信中对此书的评价非常高,说这本书相对各个教材中的医案“实高出万万”,“为第一可法之书”,应该让专科学校的学生人手一本,“必可救许多枉死之人”。

那么,这位彭子益是谁呢?他就是著名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的作者。当时正在平陆县做县尹。

这样的文章,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收录有很多,可见当时张锡纯在全国的影响。

同类推荐
  • 现代女性应该注意的100个健康细节

    现代女性应该注意的100个健康细节

    在这个“她”世纪里,衡量现代女性的标准,不再是一张脸定全局的概念,越来越多的女人们开始追求生存的情调、性情的品位。可是,辛劳地工作和放纵地享受正在慢慢透支现代女性的健康帐户。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事是我们不可以失而复得的,惟有一样是不可以的,那就是健康。上帝在造女人的时候,并没有对女人的施予偏爱,所以女人虽然以自己的勇气和能力洗脱了“弱者”这个称谓,但在与男人的身体对比上,却并无任何优势可言,因此,女人更没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的身体。
  • 健康新知:吃出免疫力!

    健康新知:吃出免疫力!

    中医中有一句话:“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里的正气,指的就是人体的免疫能力。意思是,正气盛的人,抵抗力强,就不会生病,所以,中医养生贵在长养正气,正气强,精气神就强,就能战胜邪气,当然,就拥有了健康的体魄。我们的身体与生俱来有着一种非凡的自我康复和抵御疾病的能力——免疫系统的免疫力。
  • 五脏气血通补手册

    五脏气血通补手册

    气血的调和为健康之根本。那如何判断自己身体中的气血是否充足,出现气血虚弱的原因,以及用何种方法调补气血呢?《五脏气血通补手册》针对大家关心的一系列有关气血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告诉大家,治疗疾病之时必须先调理气血,将气之降浮理顺,这样疾病不治自愈。《五脏气血通补手册》的内容简洁明了,容易理解,能够帮助广大读者充分了解调养气血的方法,在健康身体的同时远离疾病。
  •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家常食物功效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家常食物功效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家常食物功效》为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精心策划的《百味》丛书之一,陆续分辑出版与人们生活、成长密切相关的种种知识和有趣话题,每册涉及一个主题,以问答形式和亲切的话语、活泼的版面。《你不可不知的100种家常食物功效》是其中之一,讲述了关于100种你不可不知道的家常食物功效。
  • 健康是一种责任

    健康是一种责任

    只有你健康,你的家人才会幸福,所以书说,健康并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本书述说一切应该远离的不健康因素,让自己更加理智地对待自己的身体状况,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热门推荐
  • 重生缘来到

    重生缘来到

    现代白领李娟,因电梯故障失足掉进电梯,回到12岁,李娟通过努力,使自己的家庭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挽救了家里的涂料厂,有了属于自己的园林绿化公司,学长赵学锋,被她身上特有的气质和努力拼搏的精神打动,情愿为她在雨中撑伞,秦氏集团少东发现她的美好,穷追不舍,到底哪个是她的良缘呢?
  • 冒牌王妃私奔记

    冒牌王妃私奔记

    【纯属虚构,请勿模仿】王爷啊,冒牌货又怎么了?告诉你丫的,对老子不好的话,老子照样找那个帅哥猛男的将军大人私奔!!
  • 职方外纪

    职方外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暖心之恋:戴家姑娘追爱记

    暖心之恋:戴家姑娘追爱记

    她是戴家长女,大方妩媚,在外御姐,在他面前娇俏软糯。年少时全部的情窦初开都给了那个男人,却在他经历彻骨之痛的时候转身离去。他是资本界的于先生,清冷矜贵,手段狠辣,感情浓烈却十分克制。所有的喜怒哀乐,宠溺纵容都给了她。没想到在最脆弱的时候竟然被她抛弃。事隔经年,马场相遇。他的一声提醒,将她惊得坠了马,从此以后,纠缠从未停止,感情愈发浓烈。。。。。。
  • 替嫁:鬼颜太子妃

    替嫁:鬼颜太子妃

    她本是相府的丫鬟,一道圣旨小姐将嫁与当朝太子,传闻太子是个傻子。为此,她甘愿替自家小姐出嫁,从此化名上官婉芸。传说上官婉芸貌丑无盐,大婚当日京都倾城人如潮涌,只为一睹丑容。大婚当日,她便将公主吓晕。此举震惊朝野,从此世间便流传出去“傻太子娶了一名鬼妃!”她虽丑,可是却清灵聪慧,但是最终纸包不住火。那日谎言破,她于断头台上笑着领死,后来传闻太子也当众自刎,可是当天却有四条身影救走了鬼妃。有传说那四人是天下闻名的“倾城四公子。”从此,鬼妃便销声匿迹。时隔数月,天下突然多了一名艳倾天下的美女,她叫“艳倾城!”而天下更奇怪的事情是,陵国换了新皇帝,有人说他是倾城四公子的梅冷情。时隔多年,有人想起了一件事“那年皇城大乱,据说是两位王爷和皇帝为了一名女子而倒戈相向,传说那女子就是艳倾城。”也有人说,是因为皇帝为了报母亲的仇而入了魔,还有人说是皇帝为了不让江山落入一个叫“陵蓝”的人而布的局。更有荒谬的说法是“艳倾城爱上了一位叫竹韵的男人,以至于皇帝魔性大发,势要血流成河以捍卫龙颜。”她时隔多年,依然众说纷坛……请路过的亲们支持一下好友的文《穿越:嗜血邪王的鬼妃》紫牡丹akhehttp://m.wkkk.net/a/297604/请喜欢这个文的童鞋们加群92089491哈!
  • 苦儿流浪记

    苦儿流浪记

    苦儿雷米从小被抛弃,幸得巴伯兰妈妈收养,却在八岁时被养父卖给一位老艺人。从此,他和老艺人带着几只会杂耍的小动物辗转各地卖艺,期间老艺人不幸入狱,出狱后在寒冷的一天被冻死。幸而雷米又被好心花匠收养,可花匠也因花房被毁还不起债而入狱……雷米多次踏上流浪之行,多次得到好心人施救。善良勇敢的雷米最后又踏上寻找亲生母亲的征途,去揭开他的身世之谜。
  • 重生校园最强大小姐

    重生校园最强大小姐

    冷心邪肆,姿意妄为的第一天骄重回地球军校。废物?她用实力啪啪啪打脸。不服?她吊打各种天才,专治各种不服。她既能扮男撩妹无数,也能引无数强者竞折腰。面对高冷禁欲的长官,她照样调戏,壁咚,强吻之。几次三番撩拨,只为欣赏高冷长官纯情的一面。当她再一次向高冷长官的肉体伸出魔爪的时侯,高冷长官终于也学会反套路了。“做我女朋友就给摸。”这到底是摸还是不摸呢?书群号:231438075
  • 绝地反击

    绝地反击

    靠近渤海岸的台阳市,是一座改革开放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城市,老城市的建筑遗留得不多了,大都是新型的现代化建筑。初秋,台阳市银行三十九岁的行长董浩驾车行驶在通往山区的高速公路上。副驾驶座位上坐着他的女儿媛媛。媛媛手里捧着一束鲜花睡着了,董浩停下车来为女儿关上车窗。而与此同时,台阳市银行副行长刘洋的母亲抱着整齐的衣服走进儿子的卧室,叫醒刘洋,告诉他这是要换的衣服,早点放在餐桌上,然后出门,为儿子的汽车掸拭尘土,又把脚垫拿出来拍打。邻居路过搭话,说她没白辛苦,培养了个副行长。刘母显摆地伸出手说,前年给我买了个红宝石的戒指,今年又买了个钻石的,还说是多少克拉?一百克拉吧!
  • 都市超级医仙

    都市超级医仙

    左手惊天医术、右手至强武功,携带百年记忆,重生回归都市,这一世,定要纵横无敌、执掌一切,登临苍穹之巅!
  • 明仁宗宝训

    明仁宗宝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