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8200000004

第4章 “老板思维”的主体(1)

企业是什么

现代企业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产物,其组织形式是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不断演化的结果。早期人类社会,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是由自然人或者是家庭独自进行,之后由于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出现了合伙形式,现在基本上是以公司形式为主体了。

企业是什么?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说:“当问到企业是什么时,一个普通商人的答案通常是‘一个创造利润的组织。’经济学家的答案也如出一辙。但是这个答案不仅错误,而且答非所问”,“这并不是说利润和盈利能力不重要,但确实指出,利润不是企业和企业活动的目的,而是企业经营的限制因素。利润并不能解释所有的企业活动与决策原因,而是检验企业效能的指标。”我认为,企业存在的目的或者说生存的意义就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了满足客户和消费者需求,或者说是为了创造社会财富。企业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客户和消费者需求而存在的一种组织形式。

企业首先是一个资源的集合体。因为有企业这个平台,老板和股东、职业经理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普通操作工人才能集合在一起,出于各自的利益需要开展合作,并同时通过企业这个平台,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除人力资源外,企业还是资本资源的集合体。企业以合伙制或者股份制等形式,将社会的闲散资本,有时甚至是之前毫无关连的资本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发挥出强大的效力。此外,企业还是其它资源的集合体,包括土地、原材料、机器设备、信息等各种资源,企业的资源通过企业的各种机构、流程、制度、文化,按照某种经营模式很好地组织起来了,企业通过投入各种资源,并以最佳的方式加以利用,然后生产出具有某种功能效用的商品或服务。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企业是各种资源转化为有效用的商品或服务的一个平台。

其次,企业是基于效率的需要而存在。

契约有利于提高效率。于是企业通过契约将不同的人力资源和其它资源组织起来,从而能有效地减少协调成本。正如柯武刚和史漫飞在《制度经济学》一书中所说,“可以想象,生产者可以在市场中购买他所需要的全部投入。从理论上讲,每一天的劳动力都可以在劳力市场上雇到,所有的资本都能定期借到,每一批投入要素都能单独购进,而所有的产品都能在公开市场是标价和出售。但是,这样一种调度资源的方法将造成极高的交易成本。绝对依赖于一次性契约会造成巨大的信息成本,在每一笔交易中,都必须就新契约进行谈判,并监督和执行新契约。这就是为什么重复性生产活动通常都是在被称为企业的组织内部得到协调的原因;资源的所有者们缔结关系性契约,将他们的资源按不同的持续时间结合起来,并经营他们,以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企业之所以存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减少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业务洽谈过程中的信息搜寻费用、谈判费用,也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因业务不稳定而产生的缺货成本和存货成本,还包括交易过程中的商品的运输费和保险费,以及事后可能发生法律诉讼的费用等等。

分工能够提高效率。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大分工,都标志人类文明上了一个台阶,无论是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分离,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商业从生产中分离出来,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卡尔·马克思和亚当·斯密都对分工的作用做了大量的论述。比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如果劳动过程是复杂的,只要有大量的人共同劳动,就可以把不同的操作分给不同的人,因而可以同时进行这些操作,这样,就可以缩短制造总产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够提供一个分工的平台,企业并非只是把人力资源简单地集合在一起,而是会通过合理的分工把人力资源很好地组织起来,使得所有的人力资源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同样地,对其它资源也是如此,企业并非只是简单地用麻袋装土豆的办法,而是会很好地整理、组织、安排各种资源,以便把各种资源的优势发挥出来。

规模能够提高效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一个浅显的例子:“建造一座容纳20个人的作坊比建造10座各容纳两个人的作坊所耗费的劳动要少,因此大量积聚的并且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一般地说,不会和这些生产资料的规模及其效果成比例地增加”。“容纳许多人做工的厂房、储藏原料等的仓库、供许多人同时使用或交替使用的容器、工具、器具等,总之,一部分生产资料,现在是在劳动过程中共同消费的”。事实上,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形式从个人或家庭形式向现代公司制演化,首先就是出于规模经营的需要。

信用能够提高效率。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信用,我们绝对不会将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存在银行里一个甚至不知道姓名的人手中;如果没有信用,我们到超市买月饼时就必须打开盒子看看里面装的到底是月饼还是石头。如果确实是月饼,还要尝尝味道好不好,还要自带一些工具以检验一下月饼有没有变质、有没有含有一些有毒的元素。现在,这一切都不必要,因为这个社会存在一定的信用,信用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一般来说,信用越发达,经济也就越发达。毫无疑问,信用在企业内部更为发达。企业能给人们一种归属感,能给人们一种安全感。在这里,人们会感到与周围的人是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里面的人相对于外面的人来说更可信赖。“老同事”与“老同学”、“老战友”一样,成了表现人类情感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企业内的这种信用水平,能够有效地提高各种资源的运用效率。事实上,人们不仅把企业看做是赚钱谋生的一个平台,而且是参加社会交往的一个平台,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平台。如果脱离了企业,不仅失去了一个赚钱谋生的机会,还会感到被孤立在社会之外,以及会感到自己是一个对社会毫无价值的人。

一家企业的成长可以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来描述,所谓量的方面的成长,就是指企业所拥有或者支配的资源数量越来越多,所谓“质”的方面的成长,就是指企业运用资源的能力越来越强、企业的资源运用效率越来越高。我认为,企业“质”的扩张是“量”的扩张的基础,只有“量”的扩张没有“质”的扩张的企业是危险的,其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有了“质”的扩张,“量”的扩张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企业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企业是一个“法人”,与人一样能够承担法律责任和享有法律规定所拥用的权利。同时,企业与人一样,都有一个生长、成熟、灭亡的过程。

一般来说,我们崇敬一个人并不是因为他活了多少岁,而是此人在世时为人类创造了多少价值,为人类做了多少有意义的事情。长寿老人的姓名只会出现在吉尼斯记录里,但永远不会出现在历史课本中。另一方面,我们称一个人为伟人,世世代代永远怀念他,不会是因为他做了多大官、赚了多少钱,而是因为他为人类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历史上有多少子承父业的皇帝无人提起,成了事实上的无名小卒,更不用说那些或者依靠奴颜婢膝、或者依靠厚颜无耻、或者依靠丧尽天良而爬上高位的政府官员,而爱迪生、牛顿、爱因斯坦、袁隆平等这些人虽然不是巨富,也不是高官,但因为他们为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而光照千秋。包括阿尔费雷德·斯隆、杰克·韦尔奇、张瑞敏、王石等人,如果按照个人财富来排名,他们绝对只能成为“无名英雄”,恰恰是因为他们通过提高企业效率而为社会创造了巨额财富,因而成为了广受赞誉的知名企业家。

我们对一个企业的评价,也不应该在乎他是不是百年老店,不应该在乎他的规模有多大,我们在乎的应该是这个企业的资源效率,应该在乎它曾经为人类创造了多少价值,为人类做了多大贡献,是否曾推动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企业不只是股东的企业,也是员工的企业,更是社会的企业,它是社会创造财富的一个平台。正如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所说:“企业是经济成长、扩张和改变的具体器官”,“企业重要的管理功能之一,就是有效地利用一切创造财富的资源”。

企业是社会财富创造的主体,财富只有掌握在企业手中才是生产性的,掌握在国家和个人手中都是消费性的。因此,我认为,正确的财富分配原则应该是“企业得大头、个人得中头、国家得小头”,而不应该是“国家得大头,企业得中头,个人得小头。”

关于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我想套用梁启超所著的《少年中国说》里面的一段句法:“企业智则国智,企业富则国富,企业强则国强,企业独立则国独立,企业自由则国自由,企业进步则国进步,企业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企业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老板和老板思维

我之所以将资源效率思维定义为“老板思维”,并不是说这种思维方式为老板们所独有,而只是说这种思维方式在老板们身上表现得特别突出。这就好比我们说“毛泽东思想”,它并不是毛泽东一个人所独有的思想,而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只是说这种思想在毛泽东身上表现得特别突出而已。

在企业中,不同的人的主体思维是不一样的。普通员工更多的是一种社会思维,他们把企业看作他们与社会对接的一个平台,把企业的各类人员看作他们的交往对象;一般管理人员更多的是一种政治思维,他们往往是从平衡各方利益的着眼点来开展各种活动;职业经理人更多的是一种法治思维,他们往往试图建立一个法治体系,包括明确组织架构、制定管理制度、设计操作流程、制订作业标准等等;只有老板才最具有资源思维,他们不只把企业的财产看成经济资源,还把企业的员工看成人力资源,他们一天到晚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种资源的效率。

我把“老板思维”抽象出来并不是说我只承认“老板思维”的存在意义。事实上,我认为一个企业只有各种思维方式并存,才能健康成长。事实上,在每类人员身上也并非只是单一地存在某种思维,老板也会有社会思维、政治思维和法治思维,普通员工也会有政治思维、法治思维和资源思维,一般管理人员和职业经理人也同样不只有一种思维,而是几种思维同时存在。只是一般来说,其中的某种思维会占主导地位而已。

虽然定义为“老板思维”,可能很多老板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思维的存在,但所有老板都一定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运用这种思维,甚至可以说,“老板思维”已经成为老板们的本能,不但影响到他们的经营管理活动,甚至还会影响到他们日常生活。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洛克菲勒、李嘉诚、王永庆,还是鲁冠球,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一方面他们富可敌国,另一方面却省吃俭用,这些富豪每一个人都有一些节省、小气的故事,对此很多人不可理解;更不可理解的是,这些富豪在自己身上相当“抠门”,但在慈善方面却出奇的大方。其实用“老板思维”想一想,就很容易理解这些大老板们的这些行为方式了。老板们自己当然要勤劳俭朴,俭朴是要提高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勤劳是为了提高自己这个“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老板们在慈善方面当然相当大方,这是因为他们知道,财富用在最急需的地方最能发挥作用。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他们的慈善事业是有选择性的,他们的捐助方向完全符合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原则。他们有可能捐助教育事业,这符合资源配置的重要性原则;他们也有可能捐助医疗事业,这符合资源配置的紧急性原则;他们有可能捐助灾区建设,这符合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原则。但老板们通常都救急不救穷,尤其是对乞丐,绝对会一毛不拔,因为“救穷”和施舍给乞丐都不符合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原则。

老板、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

为什么不将资源效率思维定义为“企业家思维”?因为“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老板”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现在有些理不清了。

我认为,所谓“老板”,一般是指从所有者的角度来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权的一个群体,所谓“职业经理人”,一般是指从经营者的角度来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并以此作为职业定位的一个群体。职业经理人只是拥有经营者权力,而不是所有者权力。老板最好只拥有所有者权利,而不应拥有经营者权利。所有者权力和经营者权力是现代企业的两个重要概念。所有者的权力一般包括:经营团队主要领导的任免,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及发展规划,财务预决算的批准,制定投、融资决策,以及其它一些重要的经营决策;经营者的权力一般包括:实施公司的经营方针及发展规划,组织具体的投、融资业务,处理日常经营管理事务等等。

上面这些概念是如此地显而易见,但很多老板和职业经理人却经常在这上面犯错误。

同类推荐
  • 经理人必备管理故事与哲理

    经理人必备管理故事与哲理

    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项成就都是经理人员的成就,每一项失败也都是经理人员的失败。中外企业的无数案例都证明了一个结论:经理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视野、理想、献身精神和人格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成功。本书是经理人必备系统丛书之一,阐述了企业管理中的权力问题、决策问题、创新问题、制度问题、文化问题、人性问题、沟通问题等内容,是一本管理者智慧的枕边书。
  • 家居建材这样卖

    家居建材这样卖

    这是一本简单、系统、实用的家居建材行业店员销售操作指导类书籍。本书包含了大量的实战案例,通过对实战案例的解析,为家居建材行业的店员,导购提供一套具体的解决方案。本书作为家居建材企业内训的完整教材,是家居建材销售中每天都会遇到,却又难以应对的问题系统解决方案,是根据家居建材行业完全量身定做,极具操作性。
  • 7天让你读懂管理心理学

    7天让你读懂管理心理学

    心理学是帮助人们了解自我、洞察人生、解释行为的一门实用科学。人的心理千变万化,这也使得人的心理现象成为一个极为复杂和奇妙的领域。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证明,人类的心理活动仍然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对心理现象事实上都很熟悉,只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解,因此觉得神秘罢了。
  • 销售金口才

    销售金口才

    要想成为一个一流的销售员,就要培养自己的销售金口才,而要想培养自己的销售金口才,就需要有名师指点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正因此,我们编写了这本专门针对销售员的口才训练指导。与众多同类书籍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本着省时省心的原则,不做过多的议论空谈,而是点到为止,一目了然;以实例带技巧,以分析带实战指导,捞干的,拣最实用的,拣销售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硬骨头来“啃”。并且按照销售过程,从开发客户到预约、面谈、报价议价、到解决抱怨做好售后服务,留下客户和开发新客户,一步步慢慢道来,讲得清楚,说得明白。
  • 案例:用户至上(第23辑)

    案例:用户至上(第23辑)

    用户至上的年代,传统的企业管理思想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用户至上”不再作为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方法论。用户、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也重新进行了排列组合。对企业来说,真正了解用户需求,保证用户价值实现,成了共同追求的目标。谁能适应这种变化,谁就能走在时代的前端。
热门推荐
  • 未来智能手表

    未来智能手表

    作为一个只能混个全勤的写手,突然有一天,得到了来自未来的智能手表,从此杨凡找到了奋斗的目标……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字字珠玑,启悟世人的大德讲演录——他是个才气横溢的艺术家,更是一代名僧。在人们心目中,他就像一个“谜”,一个难以琢磨的谜。
  • 冯延巳祠集评

    冯延巳祠集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爷的金牌暗卫

    王爷的金牌暗卫

    睡个觉就穿越了?可以!潮流吗!她认了!醒来成暗卫?可以,虽然危险但很刺激,她也认了!主子是个变态,小妾丫鬟都是个坏心肠,个个想置她于死地?没事,就当活动筋骨开发智力了!但是!让她冒着生命危险去参加什么狗屁大赛!她就不干了!虾米?不参加是死参加也是死?那她就勉为其难的去吧。反正皇帝也拜了,皇妃也打了,太子也见了,大夫也气晕了,青楼也开了,美男也耍了......◆◇◆◇◆◇◆◇女主性格:贪财是一定的,懒惰是必须的,嘴巴是很利索的,惹她的人是要出代价的,对待感情更是毫不模糊的!脑子嘛......更是非常聪明的!以下是男主(配):络星韩:雪龙国大名鼎鼎的二皇子,民众口中的冷漠韩王爷。外表俊逸,内心孤寒。面对重生的女主,由最初的警惕与厌恶换之为深深地迷醉于宠溺。“水涟漪,本王说过你是本王的人!不管生或死,只能属于本王一人!”“抱歉,我曾经的老大,本人已经辞职,生死更与你无关。”络星湛:雪龙国妖艳无比的三皇子,众女倾心的魅惑湛王爷。外表阴柔妖娆,犹如绽开的桃花,而内心却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冷漠与残忍。所到之处,桃花弥漫,犹如仙子坠凡。“丫头,如果没人要你这只麻烦精,那么不如跟本王吧。湛王妃怎么样?你喜欢吗?”轩辕浩轩:奥汀国的三皇子,温润如玉,优雅高贵,嘴角时常含着笑,让人擦测不出他的息怒忍让。只能沉浸在那如同四月春风一般的谪仙容貌里。“涟漪,跟我去奥汀国怎么样?做我的暗卫,我可以给你最大的自由。”皇甫月:玄武国冷漠霸气的凉王殿下,第一看见她,那一双寂静如水的深眸就泛起了波澜。而他浑身所缠绕的睥睨天下的霸气,更随着她的一颦一笑,幻化为无尽的温柔......“水涟漪,你记住!今生你只能是本王的女人!”明月若辰:天下第一庄庄主,妖孽的容颜,风流的性格,一次交谈让二人结下了深怨,更是她每次遇见必然打击的对象......“丫头,为什么每次看见你我的心都会有不同的转变?”“笨蛋!那是因为你从来没见过像本姑娘一样多才多艺,变幻万千的无敌美少女!”络星玥:雪龙国的太子,尊贵,温柔,俊美,霸气,祥和,是她眼中的天神,更是他心中的好哥哥。“哥哥吗?那好,那我就为我的妹妹支撑起一片最为完美的天空。”皓嗜天:嗜血教教主,武林排行榜的第一人。有着令人沉醉的银发和血红的双眸,面貌绝色的他,性情不定。可是在遇见她之后,只剩下无尽的温柔。(会员章节出现)
  • 文坛杂俎

    文坛杂俎

    本书包括“文坛杂忆”、“文化之旅”、“文坛杂说”三卷,收录了《闲话邓友梅》、《布衣燕祥》、《近看王蒙》等文章。
  • 毒爱纯男(单身公害)

    毒爱纯男(单身公害)

    她是律师界有名的毒舌女,众所周知,她只要钱不要命,只要你给的起钱,再难打的官司她也敢接,即使你是要状告国家元首,她也只会说”你要给多少钱,钱少了我可不接”。他是一个画家,很有名很有名的那种,但是他自己却不知道,因为他的心思都在作画上,世人称他为“无声天使”,因为他天生就带着遗憾。一个是靠嘴皮子混饭吃的毒辣女律师,一个是天生就不会说话的单纯男画家,他们俩在一起是怎样擦出名为爱情的火花呢?是精明的女主算计了单纯的爱人,还是天使一般的男主俘获了多变的女主呢?…………天地间好像只剩下彼此我好似为了你而存在你好似为了我而等到如今这一刻我们互相拥抱着感受着彼此的体温和呼吸你的眼里只有我而我的眼里也只有你我们彼此用眼神许下诺言无论天涯海角无论沧海桑田无论世事怎样变换我们都只是属于彼此永远永远单身公害系列之双子座,毒舌女VS单纯男!…………………………《女尊天下之虐草女王爷》典型女尊,古代,架空,一女N男。《冰女宠夫》(单身公害)都市言情,女尊世界的男人穿越到了现代,女强,单身公害系列之天蝎座。《霸爱》(单身公害)都市言情,女强,单身公害系列之狮子座,已完成。《邪恶女皇之男宠》典型女尊,一女N男,穿越,已完成。《龙女傲情》架空现代,一女N男,非典型女尊,喜剧结尾,已完成。耽美极致系列文《魅夜帝国》(穿越,宫廷,父子,主奴,NP)(已完成)《帝王受》(现代,年上帝王受,一见钟情)
  • 王俊凯星光坠入你眼里

    王俊凯星光坠入你眼里

    “在我的世界里还差一样东西,你知道还差什么吗?”他望着夏以陌的眼神,仿佛能摄人心魂,缓缓出了声:“还差一个你。”满目星河璀璨,却不及你眼里的爱河般迷人。你是我的全部,是我一生拼搏斗争的赌注。…那晚,星光杳杳。你逆光而来,好似一道流星,划破黑夜的天空,温柔了岁月。从此,跌进你的眼眸里,一蹶不振。
  • 太阳照常升起

    太阳照常升起

    《太阳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藉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并以此书开创了海明威式的独特文风。美国青年巴恩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脊椎受伤,失去性能力,战后在巴黎任记者时与英国人阿施利夫人相爱,夫人一味追求享乐,而他只能借酒浇愁。两人和一帮男女朋友去西班牙潘普洛纳参加斗牛节,追求精神刺激。夫人拒绝了犹太青年科恩的苦苦追求,却迷上了年仅十九岁的斗牛士罗梅罗。然而,在相处了一段日子以后,由于双方年龄实在悬殊,而阿施利夫人又不忍心毁掉纯洁青年的前程,这段恋情黯然告终。夫人最终回到了巴恩斯身边,尽管双方都清楚,彼此永远也不能真正地结合在一起……
  • 七战拾遗

    七战拾遗

    不生不死,怎样的悲凉?幼年有机缘,有天资,获得了太多的荣耀,然而人心难测,面对血海深仇,他变了。离开熟悉的大陆,一步步艰难的行走,跌跌撞撞,却始终不能停下,他有太多的执念。然而。当他接触到更强的层次,一个巨大的疑惑浮现。那些至强着为什么甘愿不生不死的活着?他们不敢生,用尽办法隐藏自己,封印镇压自己。他们不敢死,那样就会变成罪人。到底是怎样的悲楚。五行练体第一步。修灵第二步。修魂第三步。而之后登临道之极境的七境。心中一丝清明,抛却凡尘往事,对吗?心魔?不,那不是阻挡我摒弃执念的理由。打碎它,还我本来面目!
  • 智慧书

    智慧书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智慧奇书之一。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世智慧和谋略。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历经几百年时光淘洗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