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塘迤逦尽,巫峡峥嵘起。”长江出了瞿塘峡,穿过一段长长的宽谷,在巫山接纳了大宁河后,便进入了奇秀甲天下的巫峡。
巫峡地处渝鄂边境,西起重庆巫山县的大宁河口,东至湖北巴东县的官渡口。峡内包含金盔银甲峡、铁棺峡两个小峡谷,全长45千米。这里两岸山峰的海拔高程约1000米至1500米,最高处达2300米。习称夔门为入川咽喉,巫峡就是进出夔门的锁钥。
这里是地处川东褶皱带的巫山山脉所在处,巫峡这种奇特复杂的地貌景观的形成和地质构造有关。峡内包含两个北东东—南西西向延伸的大背斜。其中,西边的横石溪背斜顶部隆起幅度大,成为三峡中地势最高的地段。地层倾角也较陡,可达50度左右,有些地段近似垂直,所以峡中群峰蔽日,天开一线,崖壁陡峭如削。加之岩顶形状不一、若断若续,林木苍翠的石灰岩溶蚀残丘,时时变幻万千的云雨雾气,滚滚长江蜿蜒其中,忽而绝壁挡前船行无路,忽而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共同构成了特有的幽深秀丽的景色。
巫峡的迷人风光和离奇传说深深打动人心,自古以来就有“行到巫山必有诗”之说。从屈原、宋玉吟咏《山鬼》《高唐》《神女》等瑰丽的篇章开始,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雅士都曾在这里留下诗文名篇和书画杰作,所以巫峡也是有名的“诗峡”和“画廊”,远胜过三峡的其他峡段。
巫山城坐落在巫峡西口,大宁河与长江汇合处的一、二级阶地上。别小看了这个崇山峻岭中人口只有近万的小城,它曾有过繁荣兴盛的往昔。这里在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曾为府治,是川鄂毗连地带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军事重地。具有“远为全蜀咽喉,近作夔门锁钥”的险要形势,居四百里峡江沿岸三大县城(巫山、巴东、秭归)之首。陆游《入蜀记》中说“县在峡中,亦壮县也。市井胜归(秭归)峡(宜昌)二郡”,足见当时巫山的繁荣状况。
巫山因唐尧时期的名医巫咸而得名。据《巫山县志》载:巫咸常为尧帝治病,“生为上公,死为贵神,封于是山,埋葬于此,因以为名”。当地有人说,县城对岸南陵山形状好像一个“巫”字,所以叫这个名字,但没有历史根据。
据历史记载,在周代时,这里是庸国的属地。春秋时,改属夔子国。战国时期,楚灭夔子国,设置了巫郡。秦置巫县,治所在今巫山县北,犹有故城址。对于巫县故城,《水经注》描写:“城缘山为墉,周十二里一百一十步,东西北三面皆傍深谷,南临大江,故夔国也。”汉代巫山属南郡。三国东吴孙休在位时,把这里作为防御西蜀的国防第一线,在此另设了建平郡。晋移治今巫山,隋开皇初改名巫山县,唐宋以后复为建平郡。由于形势险要,历代都作为峡内第一重镇派兵防守。明朝正德二年(1507年),修建了石城墙,有丛秀、巫山、会仙、阳台四个城门。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曾经被洪水冲毁一段城墙,万历元年(1573年)才又重新修复。
由于地势险要,这里曾是许多幕历史剧演出的“舞台”。三国时,刘备征吴为关羽复仇,曾经亲率吴班、冯习攻破吴将李翼在巫山的第一道防线。首战告捷,进军秭归和彝陵(今宜昌)。明末李自成余部和当地武装联合,曾在三峡坚持抗清,号称夔东十三家。顺治四年(1647年),农民军将领高一功、李过等曾攻破巫山,使其成为抗清根据地之一。康熙二年(1663年),农民军勇将刘体纯、郝永忠(郝摇旗)带领数万人围困巫山,攻克了清巡抚李国英设在东门外小山上的寨子、西门外高唐观的敌楼和炮台,使用云梯和地道昼夜攻城,后方粮道被敌人断绝,仍死战不退,是巫山历史上的一次异常壮烈的战斗。
巫山“东带宁河,南瞰大江,西倚高塘,北包阳台”。山环水绕,名胜古迹众多,有“三台八景十二峰”之称。三台是楚阳台、授书台、斩龙台。八景是阳台暮雨、南陵春晓、宁河晚渡、澄潭秋月、夕照晚霞、秀峰禅寺、青溪渔钓、女贞观石。十二峰在县东沿江两岸。其中有的在大坝蓄水后尚可保存,能够继续长存人间。
南陵春晓——南陵山,高1333米,在巫山县城隔江的南岸,巍峨苍翠,山上有一条盘山小路,细如羊肠,成“之”字形蜿蜒至山顶,是古代通往湖北恩施的唯一通路。陆游《入蜀记》曾记载道:“南陵山极高大,有路如线,盘曲至绝顶,谓之一百八盘。盖施州正路。黄鲁直(即黄庭坚)诗云‘一百八盘携手上,至今归梦绕羊肠’,即谓此地。”古时山顶有南陵观,春季到来,山花烂漫,飞瀑流泉,景色宜人。传说南陵山的雄鸡报晓最早,雄鸡一唱,迎来满园春光,这便是有名的“南陵春晓”一景。现在这里已有公路,可达著名的大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