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90900000006

第6章 常怀愧怍,就因为我是老师(5)

我曾在多所学校工作过,有的学校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一到吃饭时间,食堂里的嘈杂喧嚣声,丝毫不亚于闹市,教师和在街头大排档吆喝拼酒的人没什么两样,丝毫看不出作为教育者的素养。有些人讲话毫无遮拦,全无忌讳,一开口就粗话连篇,国骂不断,一副“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样子。糟糕的是,他们说这些的时候,也不顾有的学生正坐在身边吃饭。我很担心,这些老师,在学生心里,还像不像他们自我感觉的那样良好。

自从担任校长后,教工在食堂里的用餐问题,我一直不敢掉以轻心。

我校教工餐厅在一楼,而学生餐厅在二楼、三楼,教工餐厅是学生用餐必经之地。教工的孩子,常夹在教工中吃饭。这些孩子之中有在我校就读的,也有些正在读小学和幼儿园。

教工们夙兴夜寐,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我希望他们能够有时间和孩子一起吃吃饭、谈谈话,这或许是他们一天之中为数不多的亲子时间。而且,不同年龄的教职工的孩子,一起吃饭,身边坐着一群人们称之为“教师”的优雅的知识分子,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获取教养的方式。我始终认为,一个孩子有幸生在教师家庭,而且能够从小就生活在校园里,生活在教师及其子女堆里,那这个孩子一定不容易低俗和平庸。

我时常提醒我的一些同事们,在食堂吃饭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你的举手投足都代表着教师应有的素养,要为我们的学生,也为我们自己的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我们还在食堂里张贴了一些温馨的提示语,比如“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秋季养肺,冬季养肾”“将劳役者比,则优闲自乐;将疾病者比,则康健自乐”“多读书以养胆气,顺时令以养元气”等,引导老师们注意养生、养心和养气的统一,并保持用餐时的高雅、优雅与静雅。我们希望,吃饭时候的老师们也能成为教育的一道风景。

起初,也有部分同事比较随意。筷子堆里挑挑拣拣,毫无顾忌地议论学生和家长,大声地吵闹,乱开玩笑,离开时餐桌上剩一堆残渣,用过的纸巾掉地上就径直走开,用过的餐盘随手一扔……

后来,我们反复提醒,也反复表扬那些在用餐中的优雅细节,不适当的行为逐渐销声匿迹。

现在,一旦有人把盘子放乱了,就会有人去收拾整齐;一旦有人把些许残渣掉在椅子上,就会有人马上拿纸巾擦干净,以便下一位就座。食堂里,渐渐显出文雅气来。

教师也只是凡人,生活紧张忙碌,充满压力。食堂是一个很好的放松、交流的地方。在用餐时,倾诉工作中的压抑,交流生活中的烦恼,探讨遭遇到的困难,彼此互相勉励和安慰、互相支持和帮助,有利于每个教工的身心健康。而适当的玩笑,自然必不可少。谈谈吃穿住行,议议收入高低,也在情理之中。教师没有必要时刻板着脸,装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

但教师是这样一个职业:他的一切不仅是他自己的一切,还常常成为影响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当教师出现在学生面前,他就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他必须成为一道“风景”。教师出现的地方,就该是教育存在的地方。他不能胡言乱语,更不能随心所欲。因为,教育远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而课堂也远不仅仅是科目。

教师在食堂里的样子,深刻地影响着他在教室里的样子,更深刻地影响着他自己的孩子和他面对的学生。

也说教师不读书

著名杂文家、语文特级教师吴非说:“教师只有比学生善于学习,他才可能会‘教’,因而才可能是‘师’;也只有比学生更知道需要学习,他的‘教’才可能是有价值的。”

关于教师不学习、不读书的话题,一直没有停歇过。

这个问题一直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所以,忍不住还是说几句。

寒冬里的一日,经过教研组办公室,透过玻璃窗,恰好看到龚老师的桌上放着李希贵的《学生第一》。放假前,师训处让老师们自行挑选书目,学校购买赠阅,鼓励大家在假期时读点书。

龚老师是个年轻教师,工作才没几年,平日工作倒还认真,肯吃苦,不偷懒。那本书,从放假开始到结束,始终放在窗口。显然,他没有认真读过一页。

开学后,举行读书交流会,出乎意料地,他居然交了篇读书心得。后来他承认,并没有好好阅读,只是发下来的时候匆匆翻了翻,开学初,浏览了网上别人写的读后感,东拼西凑,算是交差了。

像龚老师那样的情况,每年都会出现。即便学校买了书赠送,一些老师也依然不愿花几天时间坐下来读一读。

顾黄初教授曾感慨,语文教师成了要别人读书而自己不读书的人。不只是语文教师,其他各科教师的情形何尝更好?

读书不仅是语文教师的事,它该成为每个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

马卡连柯说过,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

由于不读书,我们就说教师不学无术,这有失公平。

因为学习的方式不限于捧书而读。认真琢磨每一堂课如何上得更好,每一个提问如何更巧,是学习;虚心地向身边的优秀班主任讨教如何把班级卫生搞得更好,是学习;坚持每周在老教师班上跟班听课,用心品味他人上课如何谋篇布局、驾轻就熟,如何以生为本、因材施教,也是学习;定期写反思文字,是学习;主动向学生征求意见,听听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和自己的课堂,听听他们的期待和希望,努力克服弱点,改进工作,这同样是学习。

老师真的很忙,别说当班主任的忙,就是只教两个班级的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等科目的教师,备课、改作业、谈话、辅导,已经够你累得腰酸背痛、眼冒金星了,更别说还有那么多的活动要组织,那么多的检查要迎接,那么多的资料要整理,那么多的家长要沟通,那么多的培训和会议要参加。

每天都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老师哪来心情和时间去读书呢?

也正因此,不读书成了众多教师们心安理得的选择。

我们无法否定教师工作的忙碌和繁杂,无法否认学校生活的紧张和充实,但我们同样无法否认,读书依然是教师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读书能够让人的心沉潜下来,能让人学到自己所不了解、未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能让自己走向一片更加深刻广阔的天空,能让自己站得更高、想得更远、走得更坚定。读书还能让人变得更加细腻敏感,并把这种特性转化为对学生的更多的尊重、理解、体谅和关爱。

我们也无法否认,只要你愿意,还是可以挤出时间来读书的。有意思的是,越是忙碌的人越有时间读书,他们懂得读书的重要性,也懂得挤时间读书的门道。当挤出时间来读书的时候,愈加有味而快乐。

在读书交流会上,我曾说,当我们觉得读书像看手机那样重要的时候,当我们觉得读书像打开电脑上网那样重要的时候,当我们觉得读书像每天吃饭那样重要的时候,当我们觉得读书像关注股票涨跌或者年终核计收入那样重要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有充分的时间来做这件事。

老师们都笑了。这是会心的微笑。

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是教人学习的地方,是学习者待的地方。学校是读书人教读书人的地方,是读书人教人读书的地方,是读书人共同生活的地方。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自己首先是个学习者,且始终是个孜孜不倦的学习者,他才可能帮助学生培养终身有用的学习意识、习惯和品质。教师如果在学生面前展现的只是一个曾经的学习者的形象,那么,他不会比一台有声的录音机、一本无声的纸质书起到更好的作用。教育最具有魅力也最具有作用的地方之一,不是生动的言说,而恰恰是生动的展现。教师需要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老师,还在学习,正在学习,始终行走在自我完善和提升的路上。

教师自己不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如何教学生好学?教师自己不做刻苦的学习者,如何教学生勤学?教师自己不做一个快乐的学习者,如何教学生乐学?教师自己不善于学习,如何教学生会学?

台湾学者高希均曾经尖锐地指出: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某老师在一所高中当中层,自觉怀才不遇,于是托人积极周旋,终于调到了某机关当办公室主任。在去机关前,他清理办公室,把学校里下发给教师读的书籍,全都扔到了垃圾堆里。

食堂师傅偶然在他办公室走廊的垃圾堆里,捡了几本书,其中就有《你在为谁工作》《犹太人为什么优秀》《不跪着教书》《创造一间幸福教室》等,这几本书依旧簇新,没有丝毫翻过的痕迹。食堂师傅如获至宝,拿回家自己读,还给读大学的女儿阅读。

正在读师范的食堂师傅的女儿,无论如何都不明白:这么好的书,怎么就白白弃之于垃圾堆呢?

食堂师傅上班之余,捧书而读。有老师发现后,惊问:“为何你也读这个书?”

他回答:“这个书很好看,读读很受用。”

之后,他又坦言,这是某老师丢在垃圾堆里,我捡来的。

老师听后,不再言语。

这位教师所在学校的校长告诉我这件事的时候,我同样无话可说。这时候,任何语言,都显得滑稽和多余。

据说,这样一位不爱读书的人,自身“综合素质”很出色,到机关后竟如鱼得水,势头正劲,前途无量。

这样的人到机关当领导之后,会给机关的作风带来什么影响?

这样的人有一天回到教育系统当了领导,或者说到某所学校当了校长,他会给教育、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这样的人当父亲,又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什么影响?

这样的人以前当老师的时候,是如何引导学生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热爱学习的人的?

我想都不敢想。

你会评价别人吗?

学期结束,学校按照惯例,在学生中调查教师的教学能力、课堂效率、师德垂范、作业批改、思想引领等情况,并列入教师个人考评。这些评议进行汇总后,又发给教师,供其对照反思。

有老师拿到结果,情绪激动,万分委屈,认为一些学生对他的评价有失公允,令人气愤和心冷。有些学生不懂得如何评价,拿到问卷,觉得报复教师、给自己出口恶气的时候到了,不管这位教师平时是否敬业精业,只要曾经让自己“不爽”的,就一律打最低等级的“不满意”或者“差”。

幸好,这样的学生并不太多,这些年来,总体而言,学生的评价大致能够反映出教师工作中的一些情况。且学生评价只是教师综合考评中的一部分,比例并不大。教师们大可不必如临大敌,如坐针毡,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待之即可。

有的教师,因为个别学生不负责任的行为,就否定学生评价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还有的教师认为学生是未成年人,不懂得分辨好坏优劣,其评价不足为信。

这未免有失公允。孩子们的内心,总比我们这些成人更单纯公正些,就像一面洁净的镜子,还未蒙上更多的尘垢,能更为客观地照出物体的真实面貌。倒是我们这些成人,有时因为太过世故和自我,反而容易带着更多的成见和私心,常不能公允地看待他人。

学校每年都要在教工中开展各种民主测评,比如干部提拔测评、领导班子年度评议、班主任工作民意测评、先进荣誉推荐测评、职称评聘测评、名优教师考核测评等等。

每次测评,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有时是对某个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的全面否定,有时是对整个班子的全盘否定,有时是对被推荐为先进个人的教师或参评中高级职称者的悉数反对。

统计人员觉得不可思议:哪里会有一个部门或领导什么工作都没做好,百无一是的?哪里会有一个老师无论师德和能力、业绩什么都是差的?哪里会有所有参评的领导和老师没有一个称职的?

有一回,我们推荐一位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异常出色的教师为先进个人,这位教师每天最早进班级,最迟离开学校,对学生关心爱护,对工作一丝不苟,从不马虎,所带的班级不仅学习好,其他各方面也都非常出色,学生和家长也非常敬重和喜欢她。就是这样一个班主任,在教职工民主测评中,居然有好几张对其全部否定的差评票。工作人员看到后大吃一惊,甚至有些义愤填膺,说:“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想的,这样优秀的老师都好意思全部打差?如果这样的老师都一无是处,我们学校哪里还有更好的老师让他们满意?”

人难免有自己的好恶与喜怒,并因此影响对他人的评价,但是,评价他人,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定性,而是为了促进和帮助。即便对象存在许多不足,我们评价的目的依然是为了提醒而非为了打击。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在对他人做出评价的时候,一定要坚守良知,抛开个人恩怨好恶,学会客观公正地进行审视和评判。就事论事,不偏不倚,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避免一叶障目,以偏概全,以情害理。

我们是成人,是教师,我们需要在对待他人和世界的态度和方法上,为学生做出成人和教师应有的人格垂范。我们自己断不能和个别无知、幼稚的学生一样出于个人恩怨借机报复、全盘否定。

同类推荐
  • 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

    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

    《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是《河南教育》(高校版)杂志联合全国40多所高校举办的“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征文作品精华集,浓缩了100位辅导员的育人实践和思考,也收录了13位辅导员工作专家的精心点评。书中所选案例基本上涵盖了辅导员工作的方方面面,为广大一线辅导员提供了真实的带有普遍性的工作经历以及问题处理技巧。
  • 职场心理健康大讲堂

    职场心理健康大讲堂

    现代职场健康调查显示:由于上班族压力过大,及对生活现状的强烈不满,导致近半数的职场人士有明显的亚健康征兆,其中大部分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不会自我调适心理,就无法享受工作的乐趣,心理产生疾患,就无法实现人生的理想。本书从多重角度,列举事实,分析原因,提供方法,帮助职场人士梳理心绪,呵护心灵,调整心态,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向上、身心健康、事业腾达的优秀职场人士。
  •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从浩如烟海的成语中精选了那些具有历史性、故事性、艺术性、哲理性、趣味性的条目,以全新的视角和语言形式生动地再现了成语故事的风貌,使读者能全面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也展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收录全面,查阅方便,全书选取了近一千一百多条成语,大多是在当今社会及文化中应用频率较高的。依据当代读者的阅读和检索习惯,按照音序进行编排,使读者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想要阅读的词条故事。注解详细,学读双全,书中对所选成语的释义、难字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阅读成语和学习成语的双重作用,使其兼具故事书与工具书的双重效能。
  •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多重视域的研究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多重视域的研究

    本书是作者在人的全面发展研究领域不辍耕耘近30年的一个集成和再出发,具有颇多理论创新,如多重视域研究总体框架的设计;对剩余价值理论在揭示人的发展的基本线索方面的贡献和意义的开掘;对“三形态说”与“五形态说”关系所做的全新阐释和有说服力的论证;从生存状况和存在状态两个方面对中国人面貌历史性巨变的展示;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三个满足”目标的设定等等,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是一个多年项目的成果,旨在探讨如何根据当代中国急剧的社会变动,特别是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的经验事实,从理论的角度认识文化与社会转型间的关系,转型的性质和动力,特别是实现转型的机制和未来走向,足资借鉴。
热门推荐
  • 大金色孔雀王咒经

    大金色孔雀王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千亿盛宠,厉少的独宠宝妻

    千亿盛宠,厉少的独宠宝妻

    三年前,她意外撞上了个大人物,惹了他就跑。三年后,她坠入低谷,万人践踏,他天神一样出现,救她水火。他是只手遮天的京城厉少,纵横商场,所向披靡,却唯独漏了一个她。“本少要是逮到那个该死的女人,一定要把她碎尸万段!“那我就不打扰了。”她嘿嘿一笑,想要逃跑,但是却被他直接拖走。惹了我,你觉得你还能逃多久,嗯?”嘴上放着狠话,实际上却帮她手撕白莲,一路虐渣,恨不得将她宠上天。被无数女人羡慕嫉妒恨的同时,她忍不住爆发:“厉少,请和我保持距离!”
  • 异界修神录

    异界修神录

    翩翩少年落凡尘,青龙剑鸣傲众生。纵使灵诀御碧霄,迷离身世何处问。沙场死生断利刃,红粉离恨香玉温。只待他日踏云去,异界纵横荡寇魂。轩辕天语录:“看着吧,我将站在六道三界的颠峰!”本书将带您走进一个新的时代,一个仙侠与魔法结合的时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仙法与魔法的较量从此拉开帷幕……
  • 天启之年术士

    天启之年术士

    一本从上古流出下来的秘术古籍,因此书造成了纷纷乱世,但到了后世此书一分为三。引发各朝由繁荣到覆灭、人心由纯真到复杂。看此古籍是如何成就太监中的‘王者’,蛊惑世人挥剑中原。
  • 偷心小妾要休夫

    偷心小妾要休夫

    人倒霉起来喝水都会塞牙,这话说得还真不错她走在路上被车装也就算了,为啥非要她穿了呢,穿就穿吧,还是穿到了一个死刑犯身上,呜呜呜···她可不想赶了回时髦就命丧黄泉,可这些还都不算什么还不容易大难不死,谁知道这倒霉事情还不止这一件,这具身体竟然还是一个身份卑微且又不被待见的小妾,面对满院嚣张跋扈的妃子和那个霸道邪魅的王爷···“你是本王的人本王不允许你离开本王的视线。”“这辈子我可是沫儿的人了,沫儿可前往万不能辜负我哦。”“我会保护你,谁敢伤你一个汗毛,我会让他死无葬身之地。”“我来到这世上的目的便是守护你,我会用尽全力,也要保你幸福。”
  • Thornton on Labour and Its Claims

    Thornton on Labour and Its Clai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懂得眷顾亲情的人,往往更容易幸福。因为“为人父母”,我们才可以在八小时以外,在拖着疲累身体打开家门的瞬间,找回童年的烂漫与不设防的温柔。那是一场后青春时代的“逆生长”,是你的生理年龄在变老,然而托孩子们的福,才有机会体会那些懵懂目光背后澄澈的心灵,以及有机会弯下腰,体验100厘米世界中,那些真纯的好奇与热切的张望。我倾尽全力教予你善良正直,不过是期冀你用温柔的目光看待周遭,以及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 野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野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世界文化博览(第四册)

    世界文化博览(第四册)

    《世界文化博览》精选了大量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以精炼的文字从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揭开历史,一窥背后的故事,将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和转折点,冲突和战争、创造和发现、崛起和衰落等,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内容涵盖了原始社会、传媒通讯、人类军事武器的产生、数学宝库、西方文明的产生、人类走向宇航时代等。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靖康稗史笺证

    靖康稗史笺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