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9800000008

第8章 爱美容,护皮肤(1)

皇家的美容护肤之道

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日: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黄帝内经》

殷商至大唐之前的宫廷美容良方

中国宫廷美容,萌芽于殷商至西晋时期,形成于东晋以后,盛于唐代,发展于宋、元、明、清。相传,殷纣王时期已有应用红兰花汁凝脂化妆。美妇西施善用“脂泽粉黛”,深得吴王欢心。

西汉以降,奴隶制逐步转入封建社会,社会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尤其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东汉马援南征交趾,促进了中外药材和香料的交流,以中国为主、兼容中外特色的美容化妆,开始在宫廷和贵族之间发展起来。

南北朝时期,爱美护肤之风已经时髦起来。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爱妃张丽华,非常爱美。

晋朝的《肘后方》中记载,张丽华常用的敷面美容药方的原料是“鸡子一枚,丹砂二两”,鸡子即为鸡蛋。其制法是:鸡蛋1个,丹砂1两。鸡蛋以新生的为好,在蛋上开一小孔,去黄留精,装入丹砂细末,然后用蜡封固小孔随同其他待孵的鸡蛋一同放到窝中,让母鸡孵化,等到鸡雏成取之,然后溥于面上,可使皮肤变得光润。此方主治面部发黑或有雀斑者。专家认为,蛋清能使皮肤绷紧而光滑,改善皮肤营养状况;丹砂可使皮肤变红,从而使皮肤表层的污垢得以消除。两种药物合用,可起到美容保健作用。据说,张丽华因常用此药美容,而有一头美发,“发长七尺,光可鉴人”。但要注意:丹砂即朱砂,含有硫化汞,有毒,不可久用!

在马王堆一号墓中发现,西汉初长沙国丞相妻子的陪葬中,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香料、香囊和中草药花椒、香茅、佩兰、桂皮等出土,表明当时美容化妆品的研制和使用已达到一定水平。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西汉惠帝时期,郎、侍中皆敷粉黛。到了东汉,面脂、面汤等美容化妆品剂型已经开始流行。这一时期,作为重要香料的苏合香已由大秦国即波斯进口到中国,并得到宫廷和贵族的青睐。

唐代“贞观之治”后,社会逐渐富裕,爱美之风盛行,宫廷女性喜欢以粉敷面,以黛画眉。腊月间尤其重视美容。因此,诗人王建在《宫词》中写道:“月冷天寒近腊时,玉街金瓦雪漓漓。浴堂门外抄名人,公主人家谢面脂。”

曾当过御医的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干金翼方·妇人面药》中说:“面药手膏,衣香藻(澡)豆,仕人贵胜,皆是所要。”孙思邈在其著作中收录美容方139首,为宫廷美容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其后,曾在唐朝弘文馆(国家图书馆)任职二十余年的大医学家王焘,在他撰写的医学巨著《外台秘要》中,录美容方二百余首。其中就有武则天常用的一些美容方。

唐末至清末的干余年间,封建社会逐渐由鼎盛走向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美容化妆品的应用主要局限于宫廷贵族、王公大臣与富裕阶层之间,美容理论和实践又有了很大的发展。

宋代的《太平圣惠方》一书中,收录了宋太宗赵光义在藩邸时收集的干余首验方,其中就有大量的美容护肤方剂。

元初,太医院许国祯编纂的《御药院方》,收集了很多美容化妆方剂。

这一时期,宫廷特别喜欢保持牙的清洁美观,有刷牙药、二色漆牙药、白牙药珍珠散、牙药麝香散等。

明代太医院吏目医林状元龚廷贤,在其所撰的《鲁府禁方》中,收集鲁王府美容方剂13首。这些方剂中,除了杨贵妃玉红膏含有轻粉外,其余均不含铅汞之类的有毒药,说明美容方剂的进步。

到了清朝,乾隆等皇帝非常讲究美容,各种美容护肤之品层出不穷。道光时期,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大举入侵,时局恶劣,国势下滑,但宫廷的美容之风并未衰落。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美容秘方

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实际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贞观时期所取得的统一和强盛,在武则天统治的半个世纪里,得到切实的巩固和发展。这位刚强机智的政治家享年82岁,是唐王朝所有帝后中寿命最长的。

她的长寿,与她善于保养和善于美容护肤是分不开的。这里有几个唐代宫廷常用的美容方:武则天益母草洗面方:《新修本草》中专门记载了“唐天后炼益母草泽面方”。用法是:农历五月五曰,采下根苗俱全的益母草,拾掇干净,不能带任何杂物。将益母草晒干,粉碎成面状,加入适量的面粉和水,调成如鸡蛋大的药丸,晒干。然后用黄土泥做一座炉子,炉的四旁各开一小孔,炉上层和下层放上炭火,两层间放置药丸,点火煅制。大火烧约一顿饭时间,后用文火烧。文火煨制约一昼夜,将药取出,凉透,放入瓷钵中,研细,过细筛子,再研,越细越好。在研的过程中,将玉粉或鹿角粉掺入药内。

使用量:每10两药粉加入滑石粉1两,胭脂1两,用以洗面洗手,治面斑面皱。可玉容红颜,滋润肌肤,祛斑消皱。方中益母草要求“农历五月五日采摘”,应理解为大约时间,各地气候不同,采摘时间有异。

据陈可冀等专家介绍,“益母草泽面方”是武则天常用的美容秘方,已流传达一千多年。公元659年,此方被写入中国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明代李时珍将它收入《本草纲目》。

益母草在中药中属于“活血理血”一类的药,也是治疗妇科病的良药,内服外用均可。

外用入洗面药,令人颜面光泽,还可治疗粉刺、黑斑等皮肤病。唐代大医学家王焘说:“初用此药洗面,觉面手滑润,颜色光泽。经十曰许,特异于女面,经月余生血色,红鲜光泽异乎寻常。如经年久用,朝暮不绝,后四五十岁妇人,如十五岁女子。”由此可见,此药的疗效不可低估。

唐代是一个既爱美又开放的时代,故包括帝王后妃们在内,均爱美容护肤。

唐太平公主洗面药: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亲生女儿。她常用的洗面方由桃花和乌鸡血两味组成。具体用法是:农历三月三日摘桃花,阴干,研成粉末,七月七日收乌鸡血调桃花粉成膏,装入容器密封。用于擦洗面部及身子。笔者认为,这里所要求的“三月三”、“七月七”,应理解为大概的时间段,且各地气候不同,桃花开谢时问有异,不可拘泥。唐朝建都陕西长安(今西安),属黄河中下游气候,可代表关中一带气候,其他地方的桃花开谢时间自当别论。但其用法应当是相同的。

在中药中,桃仁属常用的活血药,桃花并不多用。但据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桃花可以“令人好颜色”,即桃花洗脸能使人面色红润好看。唐代大医学家、中国医德医风的倡导者孙思邈,在其所著的《干金翼方》中,用桃花阴干或泡酒口服,能“令人面白悦泽,颜色红润”。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桃花含山柰粉、香豆精,可用作化妆品的原料。

乌鸡血是中医滋补肝肾的良药,可营养皮肤。据说,桃花与乌鸡血调和成膏,久用可滋润皮肤,使人面如桃花般鲜艳光泽。

唐永和公主药澡豆:永和公主是唐德宗皇帝李适的女儿,她每天用此方洗脸。澡豆,是我国古代以豆粉为主要原料的洗面用粉剂。根据需要配以不同药物又称“药澡豆”,为当时常用的美容美肤用品。其药方组成是:桃仁、杏仁、鹿角胶、蜂蜜、黑大豆粉、白芷、白芨、白蔹、白附子、茯苓、浆水、皂角、麝香等,合而为之,具有活血通络、滋润皮肤、养颜止裂等功效。“药澡豆”的具体做法是:用粟米做成稠米饭,趁热放入冷水里,浸泡五六天,待发酵到有白色泡沫时,过滤澄清,备用。取浆水干余毫升,煮沸后放入鹿角胶熔化,再放入淘好的糯米,共煮成粥。把粥摊成薄饼,晒干。

然后,将糯米干和全部药物(除麝香)共捣成细末,加入豆面调匀。将白酒和蜂蜜混合加热熔化倒入以上药中,搅匀,晒干,最后加入麝香,装瓶密封备用。

唐永和公主药澡豆又方:白芷5两,川芎5两,瓜萎仁5两,鸡骨香3两,皂角10两,大豆半斤,赤小豆半斤。用法是:将皂角炒后去皮筋。以上7味药混合捣研成细粉,除去豆壳备用。本方具有嫩面去皱、化斑美容等疗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常用此方洗脸,可使皮肤变得比较细嫩和白净。

道号为“杨太真”的杨玉环——和唐玄宗爱得死去活来的杨贵妃,是个十分爱美的美女。据《鲁府禁方》记载,她常用的美容方叫“红玉膏”。红玉膏的组成是:杏仁(去皮)、滑石、轻粉各等份,冰片、麝香少许。将前三味药共研成细粉,蒸后放入冰片、麝香,用鸡蛋清调匀成膏状,洗脸后擦敷。方中杏仁润泽皮肤,疏通血脉;轻粉可使皮肤洁白细嫩(轻粉即水银,有毒,不可久用)。滑石疏理毛窍,清爽皮肤。现代医学证明,滑石粉由于颗粒极小,吸附性很强,有保护皮肤粘膜的作用。

为满足帝王后妃们美容的需要,唐代宫廷太医张文仲为她们拟了一个“加味令面自如玉方”。其方组成是:桃仁14枚,大枣10枚,麝香少许,羊脂、狗脂各1升,白芷半升,半夏半两,乌喙14枚,炙甘草1尺。用法是:用清水洗净羊脂和狗脂,晾干,熬油并去掉油渣,再将白芷、半夏、乌喙、炙甘草放入油中同熬,直到白芷煮熟为止。去皮核,加桃仁泥调和。最后将麝香研成细粉掺入,密封,用以搽脸即可。清宫医案专家认为,此方是一个美容良方,常用之可“令人面自如玉”。唐代宫廷还有一个美容秘方,叫“唐宫迎蝶粉”。

此方组成是:粟米1斤,淘净,倒入瓷钵,使水高出粟米1厘米,浸泡后取出粟米研成细粉,将香花半斤放于粉上,密封一昼夜,去花,封严,备用。化妆搽脸用。清宫医案专家指出,此方可舒展皱纹,使面容细嫩,确属良好的美容品。

唐代南平公主常用一个“熏衣方”,以清除衣服的异味。其方组成是:藿香、零陵香、甘松香各1两。将以上药研细如米粒大小,微捣,置入衣箱柜中。以上中药均为芳香药,具有芳香化浊的作用,在唐代很受欢迎。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这些中药富含挥发油,对危害皮肤的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宋明宫廷的美容药方

宋代虽然以积贫积弱而著称,但其文化却继承了盛唐之风,中医药长足进步,宫中美容护肤乐此不疲,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宋代宫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面部美容方叫“防风膏”,出之《圣济总录》一书。此方组成是:防风、藁本、辛荑、芍药、当归、牛膝、商陆、细辛、密陀僧、川芎、独活、葳蕤、木兰皮,各2两;杏仁、丁香、鸡舌香、零陵香、真珠屑、麝香,各1两;油1斤;獐髓、鹿髓各1升,如无,加猪骨髓亦可;牛髓1升。如无,牛脂亦可。蜡4两(熟蜡)。用法是:以上26味药物,先将髓以水浸泡使其变白后取出。除真珠屑、麝香外,其余药一并研碎,将油髓入锅中,熬煮使其销融,再加进其他药物。用文火煎之,若白芷黄色,量稀稠所得。用新棉滤去滓,方将真珠屑、麝香分别研为细末,入煎汁中,熬成膏,贮瓷器内,临睡前涂于面上。第二天起床后用温水洗去。此方主治面部黑斑,能使皮肤变得光润一些。但方中密陀僧一药为铅化物,有毒,不可久用。

辽、金、元时期,宫廷也有一些美容护肤秘方,简介如下。御前洗面药:糯米粉1升,黄明胶1两,大皂角半斤,白芨1两,白蔹1两,生香白芷2两,甘松1两,川茯苓1两半,白檀1两半,褚桃儿3两。将以上药共研为细末,洗面用。本方为皇帝常用的洗面方,久用可使皮肤变得洁白细嫩。

皇后洗面药:川芎、细辛、附子、藁本、藿香、冬瓜子、沉香各1两,白檀2两,褚桃半斤,白术半两,丝瓜4个,甘草2两,生栗子半两,皂角末1两,白芨2两,白蔹半两,土瓜根1两,阿胶、白芷各2两,糯米粉1斤半。将以上药共研为细末,洗面用。

三圣膏:生黑附子、蔓荆子、柏子仁各半两。将以上药共研为细末,用乌鸡油调和,捣研千余次,放入瓷盒内密封,百日后取出,涂到须发脱落处,三四日可见疗效。

何首乌丸:何首乌,雌雄各半,共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日空腹温酒或米汤送服60丸,服至半月加至七八十丸,又服1月加至100丸。

服百余日,可使须发变黑,牙齿坚固。药理学研究证实,何首乌有延长动物寿命、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可明显改善老年人的衰老症状。但大量使用,能引起转氨酶升高,在使用时要切实限制用量。

万寿地芝丸:生地黄8两,天门冬8两去心,菊花4两,枳壳4两。

将以上药共研为细末,酒蜜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次服30丸,逐渐加至四五十丸,空腹温酒送下,晚饭前再服一次。此方可利气血,调节百节,黑发坚齿。

到宋代,唐代女皇武则天所用的“益母草泽面方”,在宫廷继续使用。

宋代将其改为“益母草涂面方”,即取益母草灰1升,以醋和成团子,以炭火煅之,然后入乳钵中细研,用蜜和匀,置入盒中。临睡前,先用浆水洗面,然后将“益母草涂膏”搽在脸上。据专家介绍,此膏能活血化斑,对日久不退的雀斑有良好作用,患者不妨一试。

同类推荐
  • 会吃的中老年人更长寿

    会吃的中老年人更长寿

    书中内容主要包括中老年人如何改善自身的营养,如何通过食疗养生和防病治病。对于每个具体的问题,会有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调理方法的解释,会提供一个科学的饮食攻略,会推荐两三道改善和调理的食疗方,内容详实全面,实用性非常强。
  • 一本书,解决女人健康问题

    一本书,解决女人健康问题

    《一本书,解决女人健康问题》一部教会女人从三十几岁就开始正确保养身体的养生圣经!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类疾病、妇科炎病、乳腺类疾病、不孕等多种常见慢性病和抗皱祛斑、美白丰乳、减肥瘦腰等常见美容养颜的中医辩证预防与治疗方案!
  • 不生病的吃法:让儿童远离疾病

    不生病的吃法:让儿童远离疾病

    儿童是娇嫩的小苗,他们用充满好奇的目光对这世界进行着无穷无尽的探索。可是当他们向世界伸出探索之手时,父母的担心也随着逐渐增加。让孩子远离意外和疾病,快乐地成长是每个父母不变的期盼。本书帮助父母了解儿童的心理和身体,让父母针对孩子的特点,提供合理饮食,预防疾病,是一本实用的育儿的读物。
  • 心理学的帮助:人人受益的心理策略

    心理学的帮助:人人受益的心理策略

    从理论上讲,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和排解心理障碍。面对“心病”,关键是你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本书从性格、识人、管理、说话、办事、销售、做人、两性等多角度介绍了心理学知识,指出了人们的心理和生活困惑,阐述了现代人常见的不良心理、心理障碍的防治策略,实在是一本难得的心理学自助好书。
  • 养生胜于治病

    养生胜于治病

    疾病来袭是养还是治?只要你顺应自然规律;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四肢筋骨;保持一种平和自然的心态与健康的生活习惯;多听听民间老理儿中的养生经,就能有所收获。本书还提供了一些常见疾病的自我检测与防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热门推荐
  • 乱五代:五代史的另类解读

    乱五代:五代史的另类解读

    本书作为第一部系统解读五代历史的通俗性、史论性读物,从多个视觉品读五代的人和事,试图寻找破解五代历史之所以“ 混乱”和“无耻”的密码。唐朝灭亡后,在中原一带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五代存在了凡五十三年,共更换了八姓十四君。五代多武夫,五代多俗臣,他们抹杀仁义道德、败坏三纲五常,随处可见子弑、兄杀弟、军戏臣、臣反君的历史闹剧。
  • 网红修炼记

    网红修炼记

    就是重生平行空间,有系统,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作者更品奇差无比,起名废,卡文废,各种废,不喜欢的同志千万不要点进来!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6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6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在在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 小狐狸离家记

    小狐狸离家记

    《动物自立童话》之一,《小狐狸离家记》是一部中长篇童话。在一座丘陵里,狐爸爸把他的两个女儿赶出了家门,让她们流落到野外。外面的世界到处充满了凶险,不仅有天上的鹰,还有地上的狼,以及人类和狗,这些天敌会时刻要了她们的命。狐姐姐不幸死在人类挖掘的陷阱中,但狐妹妹花旦却凭着自己的聪明机智,同黑狗和农民们斗智斗勇,不仅一次次成功逃生,还对伤害她的人进行了报复。这篇童话借由小狐狸的形象为小读者们树立了自立自强的榜样。
  • 悦读文谈:福州市党员干部读书征文作品选(2014)

    悦读文谈:福州市党员干部读书征文作品选(2014)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感悟辉煌——《苦难辉煌》读后感;有错必纠,知错必改——读《中国共产党历史》有感;读《不速之客》有感而发;读好“无字书”——读《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有感;领导干部要“好学”,还要“善学”等。
  • 西学驱动与本土需求:民国时期“文化学”学科建构研究

    西学驱动与本土需求:民国时期“文化学”学科建构研究

    民国时期“文化学”的学科建构,在近代中国知识转型的一般进程中,成为多少有些异样的特例。它以学术史的问题形式而展现近代文化思想变迁的多维面相。与其他现代学科在中国的境遇相比,“文化学”显示了异乎寻常的“发展”之势,这是近代以来在西学驱动下的民族自觉和文化自觉发展的结果。知识自觉(“文化学”的学科自觉)是文化自觉(民族意识觉醒和对中国文化历史地位的自觉)的派生,近代中国社会恰好提供了这一具体学科转型的土壤。
  •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探险是人类对世界的许多重大发现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一种天性。许多大探险家不仅对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他们的精神对后人,尤其是对青少年更具巨大的激励作用。
  • Last Days in a Dutch Hotel

    Last Days in a Dutch Hot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怪兽星球

    怪兽星球

    三位好朋友参加X星球探险计划,乘坐的宇宙飞船中途出现意外,被绑架到神秘的怪兽星球,卷入一场错综复杂的怪兽星球大战中。一边是野心勃勃的恶魔怪兽,一边是多疑倔强的怪兽王子,还有难辩忠奸的顾命大臣,反复无常的封疆大将军,更可怕的是这场战争的胜负将影响地球安全……正义能否战胜邪恶?他们能否顺利离开怪兽星球呢?
  • 罪全书5

    罪全书5

    善与恶,在较量中我们将付出多大的代价?罪与罚,从来都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话题。绝对震撼的角色安排:四个超级警察,各怀绝技,从全国警察队伍中挑选而出,组成中国特案组,对各地发生的特大罪案进行侦破。首次曝光内幕的特大案件:黄河浮尸、杀人视频、恐怖衣柜、蚊香烧尸、控梦大师、人彘奇案……本书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而成,涉案地名人名均为化名。“我一直相信,每个罪犯心底都有一个懵懂而质朴的少年影子”。愿正气长存,愿善恶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