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76700000003

第3章 《恋爱宝典》的由来

3

好像这种书信体小说都是带日期的,前面有个栏头——TATA什么的,后面是年、月、日,好弄清楚两封信隔多长时间。书信体的节奏一般是开始三五天一封,讲俩人相识,一种模糊的友谊;中间是一两星期写一次,故意让两人轨迹不交叉,各忙各的,借此展现当代社会风貌,笔锋一转,却发现思念挥之不去;为了将情节及情绪推向高潮,最后爱情中的弱势人物恨不得一小时发一封,信也越来越短,从三五页到电报文,直到“我死了”这三个字。说正题,2和3相隔两个多星期。

俩礼拜也没干什么,写一闹鬼的短篇,到七千字就卡那儿了。挺没劲的,就讲一桌子人吃饭,多一空座,一副餐具,酒过三巡——你看,它又来了——有人发现那空杯子里居然有酒,而且在不知不觉地减少,于是大家就认为他们死去的朋友回来了,以往小规模聚餐都是有他一个的。我不写神秘小说,酒是一个朋友的恶作剧。往下讲更俗了,鬼是死于“非典”的同学,其中一女的五年前还跟他恋过。那时感情特单纯,现在大家都很乱,于是大家就很感慨地被酒精带回到纯真年代。挺浅的一呼唤纯爱的东西。我最近可喜欢纯爱主题了。我差不多一个月没有性生活了。

不过没写下去。刘宝提醒我“八〇后”文学登不上台面,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群像的刻画,就会弄两三个人那点儿事,人多嘴杂就乱,要不然就拖沓。自然他会跟我打赌,我也试着赢他。就写一顿酒,谁都上来说,真实点儿,讲点儿纯爱讲点儿乱交,中间再有人去洗手间吐,吃鱼还吃出根头发丝儿。可是一半儿就写不下去,有什么意义呢?你们读吗?在乎什么是群像吗?

于是第二件事是请刘宝吃饭。他说得多叫点儿人过来帮我练群像。我说不用,下次你请客再说。第三件事是给你发邮件,那么长,那么深情。你又被点名了啊,TATA,我没做成第四件事——我没收到你的回件。

4

出版人同学请我吃饭,接一活儿,说是给诺基亚本色什么型号的手机写一本色主题的小说。我乐了,他给我的活儿他抽两成,可是这种活儿万一不给钱,送一手机怎么办呢?我说最近在读黑帮史,可以从美国十九世纪的情人节大屠杀写起。就是一伙黑帮冒充条子在另一伙黑帮交易毒品时闯进去,放下武器,面墙搜身,接着冲着他们后脑勺一人一枪。他直摇头,却说有意思。

大学巡讲,西部。成都,重庆跑一圈,费用由联想笔记本出。

“我没讲稿。”

“写一篇就可以。”

“一篇稿子读个十几遍,我会把自己弄吐。”

博客,要更新了。

“我有更重要的事情做。”躺在沙发上,思考能源危机。

“我跟他们主编说好了,只要更新,有话题,就编辑到首页上。”

“那有什么用呢?”

“增加你的知名度,显示你是一个有深度的作家。”

“我要的是读过的人会喜欢、欣赏我的书,没读过的就当人生遗憾了。”

他不说话,只吃羊肉,他一定恨死我了。

“我开始写长篇了。”

“真的?”他眼睛都放光了。

你知道这种感觉吗,TATA,人家觉得你不正常,离你远点儿。这时候你说你吃药了,人家又和你亲近起来了。

5

再点你一次,TATA,你还没回信。你号码停用了。你老换,我这样的前男友有很多吗?我没长篇写,距上本书完成已经十五个月。《为他准备的谋杀》每写到五万字,就重写一次,就好像小时候玩魂斗罗,明知道会死在第三关却还乐此不疲地有空就玩。再过三个月是一年半,之后继续耗六个月就是两年没写书,我少年时立志写小说那会儿曾想象过完成作品的乐趣,这个后来体验到了,挺美的。但是我当年没想过写不出来会有这么焦虑。

焦虑,像浸在身体的湿气一般令我四肢无力,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劲儿。有时候我真想你,或者任何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跟白裙仙女似的降落在这里,不一定说话,就靠沙发旁,我能抓着她的手,安稳睡去,熬过漫长夜晚。可是你不会来,还得爬到零点就没电梯的十六楼。你会一脸烂漫地疑惑丫不是又有什么需求了吧。还真不是,TATA,我只是想借个夜晚回到从前爱着的状态,好像所有怀旧都像滤镜一般把好东西留给了记忆,旧时光是个美人儿。你来了,我不能保证不碰你,如果真有那种事情发生,应该也不算身体需求,我说了,焦虑令我对任何事不提劲。

我知道艾·巴·辛格初到美国十年没写出东西。坚强的作家,如果是我也许第九年就改行或自杀了。完全陌生的英语环境在折磨这位意第绪语作家。我到北京后也没写出来,这也是语境问题吗?听说余华写《兄弟》前也这样,焦虑,不安,推掉可以推的社会活动,每天上网一小时,其余时间全躺床上看天花板。我不喜欢余华的作品,后来接触到本人,喜欢一点儿了,现在更喜欢了,他和我一样也曾为写作焦虑过。

出版人同学问我新长篇写什么。我没底,我以为你能回信,再看情况怎么往下写,哪怕回封骂我的信,比如你丫神经病吧别你妈跟驴打滚似的咬一口就黏牙敢把爷和你那点事儿写书里看爷不抽死你丫的,这都行,真的,被你抽几巴掌也比现今生不如死强。

“新书写什么?”他又打电话催我。

“书信体。”

“就是你给人写信?”他显然很失望,“不好卖啊!”

“我可以把日期和收信人去掉,做成那种一节一节的小说。”

“嗯,”他得想想,“什么题材的?有时代精神吗?”

我的出版人是一位很有文学追求的同学,他最推崇《今夜有暴风雨》或《孽债》那类知青小说,虽然他并没下过乡,他还小。可是,时代的年轮啊,怎么就没从他身上轧过去?

“有。单身,恋爱,失恋,单身,再恋爱。”

“我说你能不弄那些青春题材吗,历史最终会把你给淘汰的。”

“对青春怀旧行吗?”

“再加点社会问题,你们这代人的,房贷、工作、离家在外那种失根。”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没钱,但我也不觉得这是个事儿,就是有车有房也对解决我现在的痛苦毫无裨益。”

“但一个好作家不能只关心自己。”

“有机会我会写点公益小说,不随地吐痰,不横穿马路什么的。”

“让我再想想。”他其实是去客厅找烟去了。火机“啪”地一响,他又说话了:“书名叫什么?”

“塔塔。”

“什么?”

“T—A—T—A。”

“那是什么?”

“收信人的名字。”

“操!”他把电话挂了。

你看,我不单写本书献你,连书名都是你。我忘了当时答应你这事没有。我那时还在杂志社,每天下午晃过去,在电脑前玩祖玛耗时间,就盼着和你一起吃个晚饭。提示音响时我猜是你发的,Game Over之后Love Start。拇指压着屏幕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真的,那感觉就像是午后第一束温暖的阳光抹在脸上。

6

出版人同学又请我吃饭。真佩服他,这工作我干不了。我要是有这脸皮,咱俩能好到现在不?刚分手那会儿,我那么想你还能死等你电话。可是你没打。你在干吗?你不难过吗?那对你而言就不叫失恋吗?过了两个月是我先打电话给你的。你他妈什么意思啊?换什么号啊?

“关于《TATA》,我跟几个出版社谈过了,反正你书虽不畅销,小钱还能赚点,他们也愿意做。”

“您别着急,我还没写呢。”

“这两天我就想你,你不能永远三五万的量,要是最后文学史再没你的位置,两空。”

我们都不爱喝酒,都有文学追求,他说话东北口音,笔录下来却全是普通话。

“改成《他她》怎么样?他和她。”

他哪来的一脸狞笑?那还不如叫《男与女》或是《知心爱人》呢。我不舒服,我写什么他老打听,不忍看他心急就透露点给他,再就总惦记动点什么。两个极端在他身上那么奇怪地融合,一方面早年摆过地摊,那种花哨的封面,书名基本上是《局长的太太的情人的二奶的贵宾犬》,另一方面他对文学界又有一种圣殿外徘徊的崇拜。

“再给我讲讲《他她》吧。”他肯定爱死这个了。

“《塔塔》。”

“具体写什么?”

“就是给前女友写信,讲我的爱情一茬儿又一茬儿,讲讲我为什么总有恋爱荒,为什么我就碰不上一劳永逸的爱情。”

“我最喜欢自传体的小说了。”

“得虚构一部分,我没怎么谈过恋爱。”

妈的,他又狞笑了。

“给塔塔写信,是因为我们俩早分了,也不可能合,我用不着讨好她、欺骗她,所以能很真诚地放开了讲;她还不看书,要是能让她看进去,估计挺多人能看;再就是我俩其实不熟,就像读者对我也不熟,好多事从头讲到尾都是新鲜的,太熟的没意思,一写全成暗号了。”

“主题呢?”

“这是什么东西?”

他故意不答,等我第二反应。

“希望下一次恋爱会成功。”

“有点文学价值的。”

“纯爱,即使我谈一百个女友,我也是理想主义者,我也在认真对待。”

“实用价值呢?有什么可以启迪读者的吗?”

“我自己都困惑,怎么教别人?”

“总结出失败的原因,让读者学会处理恋爱中的问题。”

越来越像地摊杂志了。

“把问题和困惑列出来,以答疑解惑的方式来写。”他说。

“我又不是专家!”

“但是,时代需要你。”

“太扯淡了吧。”

你需要我吗,TATA?我们的问题出在哪儿?你丫太能作,大半夜叫我从十六楼爬下爬上买瓶鲜橙多来证明我有多爱你,吃个饭要我打八十块钱的车堵俩小时去接你,再就是一有机会就提醒我,“你不干,下面接我的男人有的是。”这问题解决得了吗?我没和你谈过吗?

“我看叫《恋爱宝典》挺不错。”他狞笑到极致。

“为什么不叫《二十一世纪恋爱指南》?”

“也行,”他起身要走了,“你自己拿主意。”

7

怪不得我了,你不回件我没法写《TATA》,挺好一献殷勤的机会,显得我痴心不改的样子,成《恋爱宝典》了,跟他妈给《葵花宝典》写教参似的。

我去年下半年看伍迪·艾伦,《性爱宝典》的英文名是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Sex * But Were Afraid to Ask。你有什么难以启齿的问题打听吗?注意,About Love,Not Sex。

反正你们是没什么隐私,女孩不都这样吗?你一跟她们走近,就毫无节制地对你倾诉她们的爱情——哪个男友好,可以爬十六楼给她买瓶水;哪个男友差,打车接她一趟都一脸屎相。整个晚餐冗长而无趣,多少个艳遇的好日子我都是因此而提前退缩。也是,怎么能指望这帮严肃的姑娘把爱情讲得简单而有趣呢?爱情在女人身上就像那种无碱的浴液,怎么冲都滑溜溜的。

我得列个问题单子,一章一个,这是我的工作,跟你没什么好唠的。再造几个人说事儿,名字依次是点点、郑婷婷、陈静馨、刘妍,一桌麻将,够了。这些走进小说里的姑娘们,她们曾存在过吗?她们还在吗?还有SASA,这算恋着的吧。再找几个男的,张珏和刘宝前面写过,加个姚远,算是需要关照的新人,结过婚又离了婚,是出版人同学偏爱的那种能体现社会问题的角色。行了,就你们仨吧,差不多有意思点的事就装你们身上,要是我干的有点猥琐的事也扣你们仨头上,牛逼你也写书啊。名字这么多也许你一下子记不住,怎么办呢?我告诉你一个我阅读时记名字的方法——硬记。再就是一些没名字的人,一带而过,分给哪个角儿都不好,我会尽量让他们闭嘴。照顾下读者嘛,万一哪天三五成群谈论《恋爱宝典》,提起没起名的角色,那个干过什么什么的女人说过,费劲,闭嘴。是啊,还有你和我呢,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你什么样你自己知道。

挺失败的,我以前写小说老端着,拿腔调,作者藏后面,跟我平常说话完全不是一个样。滑稽的是我还有野心,花了不少心思却没被读出来,就好像出门前穿上内衣内裤秋衣秋裤毛衣毛裤棉衣棉裤,再套一羽绒服去逛街,你还盼着搭讪的男生夸你身材不错。这本书不要脸,把想法全抖搂出来,一桌子前女友以复调叙事方式拼贴倒叙出现在章节里;三个男生分三部分以三种事态——过去,现在,将来——讲述,再在其他章节里根据情感需要补充叙事;出版人及SASA构成《恋爱宝典》外进行时叙事;你和我贯穿始终,书里书外,由我来叙事并发出情感,你负责接收,我会揣测你的反应,我来判断对情感放量还是收缩,也就是何时叙事何时抒情。麻烦复杂,但不关你们的事。

集合!点名!稍息!立正!出发!

同类推荐
  • 饥饿的山村

    饥饿的山村

    这部长篇小说叙述了一位被打成“右派”的知识分子王良下放到西北山区农村后的所见所闻。这是一个负伤的知识分子所亲历的生活场景,展现出在天灾人祸的逼迫下,人性与兽性的搏斗,希望与绝望的交织,黑暗与光明的对照。
  • 兴安野猪王

    兴安野猪王

    这部小说由五个故事组成:《黑瞎子沟传奇》、《豹子沟传奇》、《野狼沟传奇》、《兴安野猪王》以及《虎峰山传奇》。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的英雄事迹,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 绝路

    绝路

    丧事办得没有任何格调。尽管从北京赶来的聂之箴的弟弟极力想把丧事办得隆重一些,但由于聂之箴的死因以及聂之箴在世时的情况,决定了丧事只能办到这种地步。聂之箴是自杀身亡的。九月十一日,一年前退休的地理老师潘天亮,从五楼下到四楼来找聂之箴下棋。他敲了敲门,里面没有动静。他又用力敲了几下,并未反锁的门被敲开了。他进屋后就喊:老聂,你今天还下不下棋?屋里阒然无声。潘天亮以为聂之箴上街买菜去了,正欲出门,发现聂之箴留在客厅茶几上的遗书,随即就在卫生间里看到了吊死在下水管道上的聂之箴。
  • 回家(中篇小说)

    回家(中篇小说)

    晴空万里。台北桃园机场。旅客们相继登上一架巨型客机。一对老年夫妻从容走来。女的穿天蓝色旗袍,红色毛线外套;男的穿着普通夹克衫。他们手牵着手,轻声谈笑着。健步登上舷梯。男的叫姚铭道,82岁;女的叫周淑娟,77岁。客机腾空而起,冲向蓝天。这对老夫妻的眼眶里闪着泪光……女的说,终于可以回家了。男的说,这一天,等了整整六十年呀!两人对视了—下,幸福地微笑。机舱外云海滚滚,机翼下波涛汹涌……客机经过一个多小时飞行,飞抵杭州上空。周淑娟激动起来,高声叫,西湖……西湖……铭哥。
  • 我的女神我的妈

    我的女神我的妈

    上海千岛湖酒店的销售部经理吴中志到韩国首尔出差,巧遇韩国美女姜金波,随即陷入到一连串莫名其妙的误会里,被整得七荤八素,以致被自己的女友安然怀疑。吴中志的母亲徐曼丽不喜欢安然,令夹在中间的他左右为难。偏偏在他主管的一个项目中,那个叫姜金波的韩国女孩儿竟然变成了他的同事。吴中志在安然面前更说不清楚了,两人之间闹得鸡飞狗跳,导致分手。更令他瞠目结舌的是,姜金波是逃婚来到中国的,而她的未婚夫——韩国郑氏集团的董事长郑东旭也为找她来到了中国。姜金波为摆脱郑东旭,要吴中志假装她的男朋友,连吴中志的母亲徐曼丽都信以为真。徐曼丽很喜欢姜金波。郑东旭把吴中志当成情敌,利用自己的实力对吴中志进行各种打击。在此过程中,吴中志和姜金波之间产生了真挚的感情。但郑东旭威胁姜金波,如果她不跟自己回韩国,他将利用吴中志的一次危机把他送进监狱。无奈的姜金波只好答应了郑东旭。而后来得知真相的吴中志撇下一切,誓要将自己的爱人追回来。
热门推荐
  • 竹马少爷太别扭

    竹马少爷太别扭

    顾亦临作为一个合格的竹马,在她尚懵懂时就已用他独有的方式守候着她。有人问:有人追求她你会怎么做,不留余力的在她面前抹黑情敌?顾亦临淡淡一睨:直接将她的烂桃花掐死在摇篮就好了,反正又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了!原以为会这样守候下去,燕京的一通电话却打破了这样的生活。
  • 李温陵集

    李温陵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联对佳话(阳光智慧故事)

    联对佳话(阳光智慧故事)

    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文以故事的形式,配上注解,为读者展现出对联这种语言形式的独特魅力,也是对联学习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 亡后长歌

    亡后长歌

    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让圣宠一时的苏家瞬间倾亡,她跪在金銮殿上死死哀求他手下留情,却被无情的打入大牢。牢狱中,奄奄一息的她,竟然有了身孕。本以为可以借此来求他回头,不料得到的却是一纸休书。***“苏嫦曦,你这个贱人,不要再幻想了,皇上已经说了,让我赏赐你一杯毒酒,送你和你肚子里的孽种最后一程……”牢门前,同父异母的妹妹嚣张的狂笑。那一刻,她苏嫦曦发誓,若能重来,她必定要让她和他不得好死。殊不知,这一幕,早已经被他洞悉于心。“是不是很恨,是不是想要报仇,这些我都可以满足你,不过你得答应……”他紧紧的拥她入怀,嘴角的笑意却是那么的邪恶和激荡。她看着他如如诗如画的精致面庞,狠狠咬唇应承道,“没想到我一个亡妃竟然能够让殿下你如此上心,看来是嫦曦多福了……”***辗转异国深宫,机关算尽,只为爬上权位的巅峰,这一路,她活的小心翼翼,却依旧伤痕累累,但她却从未放弃。后宫佳丽如云,他却看到了她的风华卓绝,轻轻吻着她的额头,柔声道,“曦儿,你不必活的这么辛苦,其实我也可以帮你复仇,只要你愿意……”那一刻,她终于明白,原来他什么都知道,他是心甘情愿的被她利用。温文尔雅,俊逸非凡的他宠她爱她帮她,可是这份情谊她该拿什么来还呢?***五年后,她大权在握,重遇绝情汉,却听闻他惊骇的瞪眼道,“嫦曦,是你么,你不是已经……”她却笑得妖娆魅惑,“凌绍辉,没错,苏嫦曦已经死在你手中,此刻在你面前的是傅国的皇后娘娘……”“不,你不是傅国的皇后,你就是我日思夜想的嫦曦,我不会认错……”
  • 爱情界线

    爱情界线

    林家养女,林一一,聪明可爱,甜美动人。英俊帅气的学霸兄长林绍辉,被她视为偶像。曾扬言,找男朋友,就得找哥哥林绍辉那样的。林家养子,林绍辉,林氏集团理想的继承人。从小就知道,与妹妹林一一,不是亲兄妹关系。从成年的那刻起,就将自己的妹妹林一一,视为此生唯一的爱人,发誓要守护她一生。然而,当事实摆在眼前的那一刻,却令他们陷入了两难的困境。恩情,亲情,友情,都不可辜负。彼此的感情,又将如何自处?
  •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射洪中学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射洪中学的办学思想是:“德才厚重、博贯兼容”。办学的主体教育思想是:“让学生喜欢,助学生成才;让老师喜欢,我们要成才。”这种办学思想要求整合传统和现代的先进教育思想,兼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师生德行上乘,才能足备;这种教育思想是将情感、智慧、行为三者整合起来的、师生互动的、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射洪中学教育思想的表述是简单的,但内容是丰富的。
  • 穿越之医仙神妃

    穿越之医仙神妃

    女主角慕琳儿因为十年没见的爷爷被绑架,她答应绑匪刘老去异世拿到刘老家里的老祖宗所说的长寿石。穿越到异世之后,成为了同名同姓的慕琳儿,多了一个哥哥,兄妹两人都是废材,被家族遗弃到了一个偏远的小村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

    佛说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选对行业跟对人

    选对行业跟对人

    《选对行业跟对人》是由哈尔滨出版社精心打造的一本职场类图书,是为职场新人量身定做的职业规划书。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来说,总会感到些许的迷茫,不知道自己选择的职业是否适合自己,不知道所处的行业发展前景如何,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复杂的职场环境,不知道如何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哈尔滨出版社重磅推出的《选对行业跟对人》能够帮助初面职场的你化解心中的疑虑,摆脱这些问题带给你的种种困扰。
  • 四年草四年宝

    四年草四年宝

    小说《四年草,四年宝》讲述的是主人公李泽源摆脱高考桎梏,在四年大学生活中经历,包括友情,爱情,矛盾,感动等种种情感。小说里搞笑的故事情节,浪漫的恋爱场景,感人心酸的离别,构成了一段段美好的回忆。也许你已经错过了大学,也许你还未曾经过大学,或者你正感受着大学,更古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珍藏属于自己的那段青春。这部小说更古试着用一种诙谐微黄的手法重新去诠释现实的大学生活。希望这部小说能给大家带来一种全新的心灵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