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40章)
↓↓
第1章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序言——陶立璠
第2章 序言——王正伟
第3章 “回族民间文学”的提出
第4章 回族民间文学概念 范围和对象
第5章 回族民间文学的性质与任务
第6章 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回族民间文学
第7章 唐宋时期的回族先民民间文学
第8章 元明清时期的回族民间文学
第9章 现代回族民间文学兴起与发展
第10章 口头性
第11章 集体性
第12章 变异性
第13章 传承性
第14章 兼容并蓄的民族性
第15章 回族民间文学的价值
第16章 回族民间文学的审美特征
第17章 回族神话的含义
第18章 回族神话的源与流
第19章 回族神话的类型与特点
第20章 回族民间传说涵义
第21章 回族民间传说的类型
第22章 回族民间传说的特征性及其价值
第23章 回族民间故事的概念和特点
第24章 中外民间故事学理论与方法
第25章 回族民间故事的类型
第26章 回族民间故事的结构特征与价值
第27章 回族民间叙事诗的类型
第28章 回族民间叙事诗的艺术特征
第29章 回族歌谣的类型
第30章 西北花儿的类型
第31章 回族民间歌谣的特征
第32章 回族谚语
第33章 歇后语
第34章 回族宴席曲
第35章 回族打调和对花与数花
第36章 走进田野
第37章 田野作业的步骤与规范
第38章 实证研究
第39章 后记
第40章 后记
同类推荐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修订版)
本书注重历史当事人的时代关怀,返其旧心,从广义的文化视角考察近代中国思想与社会的权势转移。全书跨越思想史和社会史的学科藩篱,通过探讨近代大变局中传统的中断与传承,中西文化竞争与民族主义的特异,思想衍化与社会变迁的互动等各层面的多元互动,揭示近代中国社会新中有旧、旧中有新的丰富特性。随着四民社会的解体和经典的隐退,出现了民国之中“国进民退”的倾向。这些演变既产生了众多问题,又遮蔽了不少问题,当时就造成读书人的困扰,迄今仍在影响我们。杭州:烟柳画桥中的写意时光
本书为“城市映像”系列之一,以杭州为主题城市。主要收录了现当代著名作家,如俞平伯、郁达夫、丰子恺、张抗抗等人关于杭州风土人物的经典之作。通过他们的笔触,可以看出杭州历史的兴衰更替,人文风景的如诗如画。文笔含蓄隽永,读来韵味悠长。
热门推荐
繁花似锦莲香落
她一朝穿越,七年倾心。10岁入宫,尊为王后。倾城一笑,只为那龙座之上的清冷男子。换来的却是那梁上独身舞动的三尺白绫。他一袭白衣,一曲绝唱。艳动四国。救世神医,一番游历,竟来到了皇室处决极刑重犯之地,乱葬岗中救下她,五年相处,她以徒弟自居。出色的医学天赋令他惊叹。以至倾囊相授,五年中,她随她周游四国,行医济世一袭白衣,淡雅如莲,倾城脱俗,媚动四国,却无一人能入其眼。他一代帝王。权倾四国。温润儒雅,倾城一笑,宛如罂粟般,凄美却透着致命的诱惑。艳动四国。再次相遇。他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权势。地位以及荣耀。不论身份地位亦是容颜,足以令世间所有女子动容。他被她出尘的气息深深吸引,步步沦陷。以城池下聘。令天下动荡。换来的却只是她近乎冷漠的嘲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锦绣江山袖手拂之。这,是我要的,你给得起吗?”他沉默,而她拂袖离开,只余一室莲香。